北门锁钥
[běi mén suǒ yuè]
点击听北门锁钥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比喻北方的军事重镇。也指担当北方守御重任的人。
今义
比喻军事要地或镇守的重任。
北: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
门: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
锁:用锁锁住。
钥:开锁或上锁的用具。
例  句
1. 这座坚固的城堡位于国家边境,地理位置重要,被视为国家的北门锁钥,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2. 他在公司中担任着关键职位,负责着重要的决策和项目,可以说是公司的北门锁钥,不可或缺。
3. 在军事防御中,这道防线被视为北门锁钥,一旦失守,整个战略部署都将受到严重威胁。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代,秦国以保护郑国为名,派遣杞子等人驻扎在郑国。不久,杞子向秦穆公报告,他已经掌握了郑国都城的北门钥匙,如果秦国有意攻打郑国,他可以从内部协助。秦穆公对此深信不疑,立即派遣军队进攻郑国。然而,当秦军抵达距离郑国不远的淆国时,遇到了郑国商人弦高。弦高一边向郑穆公报告秦军动态,一边与秦军周旋。秦军对弦高的行为产生了怀疑,猜测郑穆公可能已经得知了此事,于是全军备战,严阵以待。郑穆公接到消息后,派人侦查,发现秦军已经做好了全面的战斗准备。于是,他对杞子等人说:“很遗憾,我无法再好好款待你们了,秦国派来接你们的人已经到了,你们可以走了。”杞子等人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已经暴露,只得匆忙逃离。由此,成语“北门锁钥”、“北门管钥”、“北门之管”诞生,多用来指代军事要地。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北门之管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杞子自郑使告于委,曰:“郑人使我学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春秋末期·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引  证
1.
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第五卷
2.
左辅疮痍凭鹊起,北门锁钥属鹰扬。 明·温纯·《送刘中丞希哲之镇渔阳》
3.
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4.
北门锁钥千钧重,南渡江山半壁羞。 现代·刘复·《吊史阁部》·诗
5.
徐槐愕然道:“元阳谷乃京都北门锁钥,岂容盗贼盘踞,收捕的官兵怎样了?”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二○回
6.
北门锁钥壮皇封,大斾朱幢间锜茸。 清·毛奇龄·《寄昌平道沈佥事》·诗
7.
寇准镇大名府。北使路由之,谓公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准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