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道士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作为道家经典,其蕴含的哲理与故事深深影响了后世。其中,“口是心非”这一成语的起源故事,便是其中一则引人深思的典故。
故事中的程伟,对道家传说中的“黄白术”有着近乎痴迷的向往。他渴望能将低贱的金属炼化为黄金白银,进而通过金银餐具的使用,达到延年益寿的神奇效果。然而,这项术法并非人人可得,它要求修炼者身心纯洁,智慧出众,且须有师傅的口诀指导。
程伟的妻子,却是一位真正的得道之人。她能够轻易地将药物和水银转化为白银,但这项能力并未使她变得贪婪或傲慢。面对程伟的多次恳求,她深知丈夫的资质并不适合修炼此术,因而坚决不传。
然而,程伟的贪婪和执迷不悟使他走上了歧途。他试图通过讨好、欺骗甚至暴力的手段来逼迫妻子传授秘诀。面对丈夫的背叛和逼迫,妻子痛心地告诉他,道术只传有缘人,即使是路上偶遇的陌生人,只要心性纯良,也有可能获得传授。但对于口是心非、心怀邪念的人,即使使用再极端的手段,也无法得到真正的道术。
然而,程伟并未听从妻子的忠告,反而更加疯狂地逼迫她。最终,妻子在绝望中精神崩溃,选择了绝路。这个悲剧的发生,不仅让程伟失去了妻子和可能的道术传承,也让他成为了“口是心非”这一成语的代名词。
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口是心非”的危害。一个人如果言行不一,心中充满贪婪和邪念,那么即使他拥有再高的智慧和能力,也无法达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相反,他的行为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因此,“口是心非”这一成语不仅是对程伟这种人的讽刺和批判,更是对所有人的警示和提醒。它告诉我们,做人应该
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