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
[kǒu zhū bǐ fá]
点击听口诛笔伐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并列
基本
用言语或文字宣布、声讨敌对者的罪行。也用于谴责坏人坏事。
口诛:用言论进行责罚。
笔伐:用文字进行征讨。
例  句
1. 面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他勇敢地站出来,用文章进行口诛笔伐
2. 在线社交媒体上,一些键盘侠常常对公众人物进行无情的口诛笔伐
成语故事
明末时期,浙江山阴人张岱出生于显贵的书香门第,其重要著作《石匮书》是他花费近五十年时间完成的。有些看过此书的人认为,《石匮书》虽然写得很好,但未能顺应潮流而拥戴东林学派,恐怕不合时宜。
张岱对此深感不满,在给李砚翁的信中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表示只有健全的舆论才能带来健全的政治。张岱引用了宋代吕祖谦的话:“见辱于市人,越宿而已忘;见辱于君子,万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荜门圭窦之间,而老奸巨滑心丧胆落,得恃此权也。”大意是:被普通人羞辱,过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辈子也无法忘记。这就是君子经常用言语和文字来揭露、指责那些奸诈狡猾之人罪状的原因。
后来,成语“口诛笔伐”逐渐流传开来,用来指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他人的罪状。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笔诛墨伐
鸣鼓而攻之
反义词
歌功颂德
同义异形
词组
笔伐口诛
出  处
他捐廉弃耻,向权门把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
引  证
1.
他捐廉弃耻,向权门把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
2.
启超一介书生,手无寸铁,舍口诛笔伐外,何能为役? 近代·梁启超·《反对复辟电》
3.
古语说“口诛笔伐”,口和笔本来可以用来做战斗的武器,标语口号正是战斗的武器啊。 现代·朱自清·《论标语口号》
4.
是真是假,是正是错,文章俱在,无法逃罪,只好让后世的读者口诛笔伐了。 现代·巴金·《随想录·〈真话集〉后记》
5.
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荜门圭窦之间,而老奸巨猾心丧胆落。 宋·吕祖谦·《与李砚翁》
6.
自然,批评者的口诛笔伐,一定是自以为看到了非,于是乎动手指摘的。 现代·唐弢·《谈批评》
7.
这回的招待休士,我并未接到通知,时间地址,全不知道,怎么能到?即使邀而不到,也许有别种的原因,当口诛笔伐之前,似乎也须略加考察。 现代·鲁迅·《南腔北调集·给文学社信》
8.
虽手无缚鸡之力,难与强寇兵戈相见,但鞍前马后,口诛笔伐,老夫力胜也。 当代·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二部一二章
9.
你们作家用笔写,我们用子弹、用手雷、用大炮写。你口诛笔伐,我们夺取山头。 现代·巴金·《军长的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