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和惠施曾经有过一次对话。庄子说,孔子到了六十岁,每年都在变化。他一开始认为对的事情,后来可能又觉得是错的。庄子指出,我们今天认为对的事情,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认为它是错的。惠施问庄子,孔子是不是在追求智慧。庄子回答说,孔子已经放弃了追求智慧,他很少说话。孔子曾经说,当利益和正义摆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争论喜好和对错,这只能让人表面上接受。只有那些能让人从心底里接受,不敢有丝毫违背的准则,才是道德教育的真正标准。庄子认为自己可能达不到孔子的境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语“
心服口服”或“口服心服”就是从这里来的,意思是一个人不仅表面上接受,而且从心底里也完全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