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扫地
[sī wén sǎo dì]
点击听斯文扫地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谓文化或文化人不受尊重。亦谓文人自甘堕落。也指名誉、体面等完全丧失干净或指文人自甘堕落。
今义
后用指文人。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
例  句
这个人平时看着挺温文尔雅的,没有想到干出这种斯文扫地的事情。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 鲁国的贵族季氏, 有个家臣叫阳虎。阳虎仗势暴虐害民, 横行不法, 匡地的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有一次, 孔子来到匡地, 老百姓对他怒目而视, 故意为难。原来孔子跟阳虎长得一模一样, 匡人错把孔子当作阳虎了。后来, 孔子带着学生再次来到匡地,想起前次的遭遇, 颇有感慨地对学生们说:“周文王虽然已经死了, 但文王时的一切礼乐制度的文章, 依然还在。如果天要毁掉这些文章,那么比周文王后死的人, 就无法看到这些文章了, 自然也无法判断文王贤还是不贤了。如今天还不想毁掉我的文章, 匡人是不能把我怎么样的!”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颜面扫地
斯文委地
反义词
光宗耀祖
同义异形
词组
斯文委地
出  处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春秋·孔子等·《论语·子罕》
引  证
1.
偏是他们那一班人,胡说乱道的,闹了个斯文扫地,听了也令人可恼。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
2.
胡为又遭此不祥,斯文扫地倒冠裳。 明·叶绍袁·《甲行日注》·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