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的蜀汉,伟大的政治家诸葛亮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召集了忠诚的大将杨仪和姜维,向他们传授了对抗司马懿的妙计。诸葛亮辞世后,杨仪和姜维坚定地遵循他的遗愿,没有立即显露哀痛之情,而是在完成入殓仪式后,巧妙地改变了军队的排列方式,秘密撤退。
当地的百姓观察到蜀军的动向,纷纷跑去向司马懿报告说蜀军正在撤退。司马懿虽然心存疑虑,但还是决定派人前去侦察。当探子回报蜀军确实已撤退时,司马懿便决定追击。然而,就在他的军队即将追上蜀军之际,前方的山林间突然响起震天的呐喊声和锣鼓声,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杀出。
这时,一面大旗从山林中飘出,上面赫然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见状大惊,以为遭遇了诸葛亮的伏击,急忙命令军队撤退。士兵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然而,杨仪和姜维并没有追击,而是有条不紊地带军返回蜀汉。
当司马懿发现自己被诸葛亮生前的计谋所欺骗时,已经为时已晚,无法再追赶蜀军。自此,“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这一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用来称赞诸葛亮生前的智谋和死后的余威。现在,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以死者的威名来吓唬生者的情况,有时也写作“死诸葛能走生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