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旋踵
[sǐ bù xuán zhǒng]
点击听死不旋踵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紧缩
基本
死也不向后退。
比喻
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
死:(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旋踵:掉转脚跟,指退缩。
例  句
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医护人员们面对病毒毫不退缩,死不旋踵,他们的英勇和坚持,赢得了全社会的深深敬意。
成语故事
东汉桓帝时代,宦官专权,与大官僚集团斗争十分激烈。世家豪族李膺做司隶校尉时,宦官头子张让的弟弟张朔做野王(现在河南省沁阳县)县令,贪赃枉法,凶暴残民,甚至杀戮孕妇。张朔害怕受到李膺的惩罚,于是畏罪逃到张让家里,躺在一根空心的屋柱内。李膺知道这个情况后,亲率役卒,冲进张让家里,砍破屋柱,把张朔捉来杀了。张让向桓帝告状,桓帝召李膺进宫,责问他为什么不先请示就把张朔处以死刑。李膺回答说:“现在我到任已经10天了,怕犯了积压案件的过失,想不到竟得了办案快的罪名。我自知有罪,死期就在眼前,但我并不惧怕(原文是“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请宽限5天,让我把那些坏蛋惩办完,卸了任再来受刑。”桓帝听了,回头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罪有应得,司隶校尉有什么过错?”。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奋不顾身
一往直前
毫不畏惧
出  处
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战国策·中山策》
引  证
1.
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
2.
秦始皇作为地市,下固三泉,金玉宝货不可计数,死不旋踵,尸焚墓掘。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高允传》
3.
侯莫陈悦肆行残慝,死不旋踵,观其亡灭,盖自取之。 唐·李大师、李延寿·《北史·侯莫陈悦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