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
[kuā fù zhuī rì]
点击听夸父追日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古代神话,夸父(旧读fǔ)为了追赶太阳,渴极了,喝了黄河、渭河的水还不够,又往别处去找水,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下的木杖,后来变成一片树林,叫作邓林(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义
后来用“夸父追日”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
夸父: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追日:追赶太阳。
例  句
1. 面对无尽的宇宙,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从登月计划到火星探测,我们如同古代的夸父追日,展现出了征服自然、探索未知的坚定决心。
2. 有些人盲目追求梦想,不顾实际情况,最终只会像夸父追日一样,因为不自量力而落得个失败的结局。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上古时代,有一个神人名叫夸父,他有一个伟大的志向,就是要追上太阳。那一天,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露出半张脸,夸父便甩开两条长腿,用尽全力由东向西奔走。一天之内,他不吃不喝,只是分秒必争地追逐着日影。
  到了下午,夸父依旧追赶着太阳,而太阳到了它将要落下的隅后。此时的夸父才觉得口干舌燥,需要马上喝下大量的水。
  于是,夸父跑到黄河边上去喝水。他一口气将黄河的水喝个精光,黄河也显出了河床。但他还是觉得非常渴,于是他又跑去喝渭水,渭水也让他喝干了。然而,夸父仍然感到口渴难忍,胸间似有烈火焚烧,异常难受。
  这时,他想起在北方的雁门山下有一个纵横千里、异常宽阔的大湖。“那里水多,一定能让我止渴。”他想着又迈开步伐,向北而去。
  但是,夸父渴得实在难以忍受,他已经连路也走不动了。大湖又那么遥远,一时难以赶到。夸父艰难地走了一阵,终于还没等赶到大湖,他便因过度饥渴而倒在地上死去了。
  夸父倒在地上的时候,把手杖扔在地下。他死之后,手杖便化作了一大片桃林,绵延数千里。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
引  证
1.
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体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 现代·毛泽东·《矛盾论》
2.
夸父追日,振履于此阜上。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八》
3.
照习惯我实对准日出方向,沿海岸往东走。夸父追日我却迎赶日头,不担心半道会渴死。 现代·沈从文·《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