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之节
[sōng yún zhī jié]
点击听松筠之节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
比喻
比喻人有刚毅坚贞的节操。
松:松树,有许多种,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如马尾松、油松等。
筠: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节:节操。
例  句
1. 在面对国家危难之际,他坚守岗位,毫不退缩,展现出了松筠之节的品质。
2. 这位老教授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不为名利所动,真可谓松筠之节
成语故事
在公元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驾崩,年幼的静帝宇文阐继位,由于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此时,内史大夫郑译和御正大夫刘昉伪造了诏书,召杨坚入宫辅政,从而让他掌握了军政大权。面对这样的权力更迭,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反抗,并得到了各州郡的广泛响应,连雍州牧毕王宇文贤等六王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然而,杨坚迅速采取行动,果断地杀掉了毕王宇文贤,而对其他五王则采取了以礼相待的策略,以稳定局势。
在这个关键时刻,后梁的大臣柳庄奉明帝萧岿之命进入关中,与杨坚会面。杨坚在召见柳庄时,表达了对萧岿过去深蒙照顾的感激之情,并承诺将保持忠诚和合作。他向柳庄表示:“梁主历来光明磊落,一直对我朝廷表示忠诚。如今,皇上年幼,我受托辅政,深感责任重大。我相信梁主将继续保持他的英明和坚定,彰显出如同松树和竹子般的坚贞节操。”柳庄回到后梁后,向萧岿详细禀报了杨坚的友好结交之意,并劝说萧岿不要轻举妄动,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萧岿听取了柳庄的建议,决定保持冷静和克制。不久之后,杨坚大举征讨尉迟迥的反抗势力,最终尉迟迥毙命。由于萧岿没有轻举妄动,因此没有受到杨坚的迫害。这次事件也催生了一个成语“松筠之节”,用于比喻人有刚毅坚贞的节操,也作“松筠之操”。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杨坚对萧岿的赞誉和期望,也体现了柳庄的智谋和远见。
出  处
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中夜自省,实怀惭惧。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
引  证
某官被服儒雅,操履靖共,锵锵环佩之容,挺挺松筠之节。 宋·王洋·《答陈倅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