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竭我盈
[bǐ jié wǒ yíng]
点击听彼竭我盈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彼:人称代词。对方。
竭:尽,用尽。
我:称自己。
盈:充满。
用法提示
用于战争等。
例  句
球赛进行到最后一分钟,对方队伍已经显露出疲态,而我方队员则精神焕发,彼竭我盈,最终我们抓住战机,以一记精彩的进球赢得了比赛。
成语故事
在春秋战国那纷争不断的岁月里,齐国大军如乌云般压境,鲁国的命运悬于一线。面对强敌,鲁庄公毫无退缩之意,他挺直了脊梁,决心与齐国一决雌雄。此时,曹刿,这位智勇双全的谋士,听闻庄公的决心,心中既敬佩又担忧。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更明白勇气的重要性。于是,他匆匆前往王宫,面见庄公,想要探询庄公是否真的准备好了与齐国硬碰硬的战斗。庄公的回答虽然坚定,但曹刿却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些许的犹豫和不安。曹刿心中明白,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智谋和勇气的对决。于是,他主动请缨,愿意与庄公一同前往战场,共同面对这场生死之战。两人同乘一辆战车,疾驰在长勺的战场上。面对气势汹汹的齐军,鲁军将士们虽然紧张,但并未退缩。曹刿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他注意到齐军的鼓声虽然连续响起三次,但士兵们的士气却已经逐渐低落。看到这一幕,曹刿知道机会来了。他深吸一口气,对庄公说道:“此时正是出击的最佳时机。”随后,他命令鲁军击鼓出战。鼓声响起,鲁军将士们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齐军。此时的齐军士气已经消磨殆尽,无法抵挡鲁军的猛烈攻击。最终,齐军大败而归,鲁国赢得了这场关键的胜利。战后,庄公对曹刿的智谋和勇气赞不绝口。他好奇地问曹刿:“为何你选择在齐军鼓声三次之后才下令出击?”曹刿微微一笑,回答道:“战争,是一场勇气的较量。齐军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有所减弱;到了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已经消磨殆尽。而我方将士们一直在等待机会,此时士气正盛,所以我们能够取得胜利。”这个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了“彼竭我盈”这个成语的由来。它告诉我们,在战争中,勇气和智谋同样重要。只有当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敌我双方的士气变化,并抓住最佳时机出击时,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
引  证
1.
其次则严戒慎固,勿与争锋,来则遏其驱侵,去则保兹经界,使士勇皆贾,终不妄动。有虏获者,悉释而归之,耀以武力,浃之恩信。既无馈运之费,又无杀伐之伤,彼竭我盈,可以岁月待其毙也。 唐·权德舆·《淮西招讨事宜状》
2.
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现代·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
纵柴氏亲来,未敢便谋深入,以日继月,以月继年,敌势自羸,我师弥锐,不折一戟、不失一卒而柴氏自疲,信所谓彼竭我盈,以逸待困。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后蜀·田淳传》
4.
彼竭我盈,有拉朽摧枯之势;坚壁不动,振九攻九却之威。 南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九三下
5.
以昼继夜,或攻或围,当其彼竭之馀,遂得我盈之势。 唐·杨谭·《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