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有一位才子名叫王珣,他文才横溢,尤其擅长散文和诗赋。年仅二十,便因其卓越的文才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
一日,桓温为了考验王珣的才学,暗中取走了他即将在会议上的发言稿。当轮到王珣发言时,他并未因文稿的丢失而慌乱,反而从容不迫,口才如泉水般流畅,滔滔不绝。桓温在一旁偷偷对照王珣的文稿,惊奇地发现他的发言虽与文稿意思相同,但字字句句皆不相同,宛如重新创作。桓温对王珣的才华赞叹不已。
不久后的一天夜晚,王珣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见到一位仙人,手持一支巨大如椽的笔,赠予他并说道:“此笔将助你一臂之力,完成非凡之事。”醒来后,王珣向家人描述了这个梦境,并预言将有大事发生。
就在王珣做此梦的当天,晋孝武帝突然驾崩,朝野震惊。由于王珣文才出众,朝廷特命他撰写晋孝武帝的哀策、讣告以及谥议等重要文书。王珣不负众望,以其卓越的文才完成了这些任务,每一篇都情感真挚、文采飞扬,赢得了朝野上下的赞誉。
人们惊叹于王珣的文才,更钦佩他梦中所得的“笔大如椽”。自此,“笔大如椽”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具有杰出文才的人或作品,赞美他们的卓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