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无遗策
[suàn wú yí cè]
点击听算无遗策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述补
基本
谓谋划周密,从不失误。
古义
指发言准确,没有失算的地方。
算:谋策。
无:没有。
遗策:失误,失策。
例  句
他善于做庄,算无遗策,人称桥牌高手。
成语故事
宋元君在深夜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见到一个人,头发披散,站在阿门之旁窥视。那人说:“我来自宰路之渊,我是清江的使者,被河伯派遣而来,却不料被渔者余且捕获。”宋元君醒来后,深感奇异,便命人占卜此梦。卜者告诉他:“这是神龟的梦境。”
宋元君问:“我们的渔夫中,有叫余且的吗?”左右侍从回答说:“有。”
宋元君于是下令:“让余且来见我。”第二天,余且被召见。宋元君问他:“你捕鱼时有何收获?”余且回答:“昨日我撒网时,捕获了一只白龟,其背壳直径有五尺之宽。”
宋元君听后,心中一动,说:“你愿将那只白龟献给我吗?”余且点头答应。白龟被带到宋元君面前,宋元君看着它,心中犹豫不决,既想杀它以占卜吉凶,又想放它回归自然。他再次卜卦,卦象显示:“杀龟占卜,乃大吉之兆。”
于是,宋元君下令剖开龟壳进行占卜。占卜师在龟壳上钻了七十二个孔,用以预测未来的吉凶,然而每一个孔都未能给出明确的指示。
孔子听闻此事后,感叹道:“这只神龟虽能托梦给宋元君,却无法避开余且的渔网;虽能预知七十二个孔无一遗漏,却无法避免被剖肠的命运。由此可见,智慧也有其局限,神灵也有其不及之处。即使拥有至高无上的智慧,也难免受到众人的谋算。鱼之所以不怕渔网,却害怕鹈鹕,是因为鹈鹕能直接置它们于死地。因此,我们应该摒弃小聪明,追求大智慧,放下自以为是的善良,才能真正达到至善之境。就像婴儿虽然没有名师教导,却能自然学会说话,因为他们与能言者相处,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语言。”
这则故事出自《庄子·外物》,寓意深刻,告诉我们智慧与神灵也有其局限,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放下执着,追求大道至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计出万全
神机妙策
反义词
破绽百出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荆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贵当》
引  证
1.
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唐·房玄龄等·《晋书·桓玄传》
2.
太祖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传之子孙。 元·脱脱等·《金史·太祖纪赞》
3.
张廪生自道算无遗策,只费得五百金,巨万家事一人独享,岂不是九牛去得一毛,老大的便宜了?喜之不胜。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4.
乃署祭酒,与君行止,算无遗策,画无失理。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
5.
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唐·李大师、李延寿等·《南史·梁简文帝纪论》
6.
忠王自用兵以来,算无遗策;老将军虽勇,不如待之,较为稳着。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三三回
7.
君尝自矜算无遗策,然以有用之资,易此不时之物,其计无乃太左,尚何得意之有? 清·许奉恩·《里乘》·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