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朽摧枯
[lā xiǔ cuī kū]
点击听拉朽摧枯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联合
基本
摧折枯朽的草木。
比喻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拉:折断。
朽:朽木。
摧:摧毁。
枯:枯草。
例  句
在激烈的比赛中,他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对手在他面前如同拉朽摧枯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成语故事
公元318年,在王导、王敦兄弟的坚定支持下,琅琊王司马睿成功建立了东晋政权,王敦因此被授予大将军和荆州牧的职位。然而,随着司马睿对王氏势力的逐渐压制,王敦开始酝酿反叛计划。
在武昌起兵之前,王敦曾游说安南将军、梁州刺史甘卓与他一同起兵东进,但甘卓对此犹豫不决。有谋士建议甘卓暂时应允王敦,待其东进后再行谋划反击,但甘卓担忧此举可能导致后续难以自圆其说,因而未采纳此建议。
甘卓的参军李梁主张他应保持冷静,观察形势再作行动。他认为,无论王敦的叛乱结果如何,甘卓都将受到朝廷的重用,因此不宜轻率出兵。然而,主簿邓骞持不同意见,他认为现在是天赐良机,王敦兵力尚弱,甘卓完全有能力取得胜利。他向甘卓进言:“将军,此时攻取武昌,犹如摧枯拉朽,易如反掌,无需过分忧虑。”然而,甘卓依旧犹豫不决,最终不幸被王敦的同谋周虑等人暗杀。
这一事件后来演化为“摧枯拉朽”这一成语,也称作“摧枯折腐”、“拉朽摧枯”、“摧朽拉枯”、“摧枯拉腐”、“拉枯折朽”,用以形容事情轻而易举,或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势头。
同义异形
出  处
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
引  证
1.
太宗大度如天,从谏如流,固宜海内英豪,闻风景附,屋彼明社,有如拉朽摧枯也。 近代·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
2.
峨峨正阳,雄绝当途,悬布一跃,拉朽摧枯。 清·冯桂芬·《按察使金公墓志铭》
3.
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东汉·班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一三
4.
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唐·房玄龄等·《晋书·甘卓传》·七O
5.
(王猛曰)臣奉陛下神算,击垂亡之虏,若摧枯拉朽,何足虑也! 唐·房玄龄等·《苻坚载记》·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