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避实就虚
[bì shí jiù xū]
基本释义
中性
连动
基本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比喻
比喻谈论或处理问题时回避要害。
今义
现也指躲开实质性的问题,尽说空话。
避:躲开;回避。
实:坚实的部分。
就:接近,趋向。
虚:空虚的部分。
用法提示
用于军事方面。形容军事战术时含褒义,形容说空话时含贬义。
例 句
1.
在商业谈判中,她巧妙地
避实就虚
,转移了对方的注意力,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谈判空间。
2.
在制定战略时,我们要善于
避实就虚
,利用敌人的弱点来制定有效的战术。
成语故事
孙子在《虚实篇》中运用流水的变化、五行(金、木、水、火、土)的互生互克、四季的交替、月亮的圆缺等自然现象,通俗地指出应根据敌情的变化,避实就虚地去夺取胜利的道理。孙子说:作战的方式、方法,象水的流动一样。水流是避开高处往低处流,用兵则应避开实处而击其虚处。水适应地形而流动,用兵则应针对敌情去取胜。所以说用兵没有一定的势,流水没有一定的形。能因敌情变化而取胜,叫做用兵如神。所以说五行之中没有哪一行是常胜的;春夏秋冬四时交替,没有哪一季是固定不变的;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避实击虚
就虚避实
避重就轻
避难就易
乘虚而入
反义词
以卵击石
以卵投石
同义异形
词组
避实击虚
就虚避实
出 处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春秋·孙武·《孙子·虚实》
引 证
1.
诚明其意,进退左右无所失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者也。
汉·刘安·《淮南子·要略》
2.
《申报月刊》上尚能发表,盖当局对于出版者之交情,非对于我之宽典,但执笔之际,避实就虚,顾此忌彼,实在气闷,早欲不作,而与编者是旧相识,情商理喻,遂至今尚必写出少许。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
3.
简报的编辑深得“春秋笔法”,避实就虚,笔下生花,诸如车祸起因等要害问题则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当代·宗道一·《周总理处理“醉酒事件”始末》
4.
若闻我师西进,必且避实就虚,合力内犯。
近代·赵尔巽等·《清史稿·洪承畴传》
5.
而新七十九团则可避实就虚,不仅压力小得多,而且可以趁机扩大战果,前所未有地捡上一个大便宜。
当代·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一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