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鸿毛
[tài shān hóng máo]
点击听泰山鸿毛的拼音
基本释义 含褒、贬二义 并列
基本
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如鸿毛
比喻
比喻一重一轻,两相悬殊。
泰山:比喻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或值得敬仰的人。
鸿毛:鸿雁之毛。常用以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例  句
不过家兄曾经告诫过的,死有泰山鸿毛之分。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段文字出自司马迁的一封信,这段话的意思是:人谁都免不了一死,但是有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死比鸿雁毛还轻。它这里面包含着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司马迁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而何时去世,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记载。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的父亲临终嘱咐他,要他继承太史令的事业,写出一部完整的通史。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后,便开始在皇宫的皇家藏书楼检索图书。司马迁这个人特别勤奋刻苦,每天早出晚归,在一堆堆的木简和绢书中查阅和整理历史资料。经过四五年时间的整理和考证,他便开始构思,动手写《太史公书》。《太史公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史记》。就在司马迁日夜埋头写《太史公书》的时候,朝廷出了一件事。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率五千精兵出击匈奴,结果寡不敌众,李陵被俘后投降了。汉武帝为了这件事十分愤怒,他身边的大臣们也都把责任推到了李陵身上。汉武帝征求司马迁的意见时,司马迁认为李陵作战勇敢,以五千人打败了匈奴几万骑兵,最后是在寡不敌众、粮尽援绝的情况下才败降的,所以,不应该治罪。汉武帝因司马迁为李陵说情,非常生气,就下令将司马迁处以“腐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阉割”。汉武帝为了利用司马迁的才华,任命司马迁为中书令,而这个职务原来一直是由太监担任的。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撰写,忍受了侮辱和迫害,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司马迁受刑后,老朋友任安曾写信劝他,司马迁一直没有给他回信。后来,他听说任安也因故被下了大狱,这才复信。这封信就是著名的《报任少卿书》。在信中,司马迁回顾了自己的遭遇,表示自己所以蒙受耻辱后还顽强地活着,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泰山鸿毛”就出于这封信中。司马迁在这句话的自勉下,经过了十三年的寒来暑往,最终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两千多年过去了,尽管人们还不时地引用“泰山鸿毛”这个典故,但从没有人能够像毛泽东那样推陈出新地把这个典故引申到一支军队的建军宗旨上来。
近反义词
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
汉·刘向·《战国策·楚四》·一七
引  证
1.
迄今中兴二十年,度此辈亦大半槁项死,以视诸君子艰难求济,慷慨殉生,薄禄未沾,大义是荷,其轻重之区,岂直泰山之于鸿毛哉? 近代·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金陵士大夫节烈》
2.
因为这对她是无比重要的荣辱关头,错过这一刻,也许就死不成;就是死成了,泰山鸿毛之间,评价大不相同。 现当代·高阳·《清官册》·第二章
3.
此理者,初若易定而怵于利害之间,则其相去悬绝,虽泰山鸿毛不足以喻。 宋·刘一止·《见谏垣书》
4.
邓生为贫死,淑兰为义死,均死也,而泰山鸿毛之轻重判焉。 清·袁枚·《陈烈妇传》
5.
古人处死,有泰山鸿毛之喻,诚不可概论矣。 清·谈迁·《国榷·二九·景泰元年五月辛酉》
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7.
丈夫重义如太山,轻利如鸿毛,可谓仁义也。 晋·傅玄·《傅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