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基本释义
贬义
紧缩
基本
表示刘禅全无心肝,只图眼前快乐,而不以故国为念。
比喻
比喻
乐而忘返
或乐而忘本。
今义
后来泛指
乐而忘返
。
乐:快乐,欢喜,快活。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思:想念,挂念。
蜀:三国时的蜀汉。
例 句
1.
在享受眼前的舒适与安逸时,我们要警惕自己不要
乐不思蜀
,忘记了前进的步伐。
2.
虽然外面的世界充满诱惑,但他仍应时刻牢记自己的根在哪里,避免
乐不思蜀
,忘记初心。
3.
他在那个繁华的城市找到了新的工作,过上了舒适的生活,渐渐变得
乐不思蜀
,对家乡的思念也逐渐淡化。
成语故事
刘禅是刘备的长子,小名阿斗,就是赵云大战长坂坡从万马丛中救出的那个婴孩。刘备病逝以后,他袭位于成都,当时年仅17岁。刘禅是个没有出息的庸碌之辈,在他即位之初,有盖世英才诸葛亮等旧臣的辅佐,还可以维持下去。诸葛亮死后,蜀国每况愈下,特别是诸葛亮选定培养的大司马蒋琬病逝,大将军费讳被杀后,刘禅终日热衷于声色犬马,重用宦官黄皓,朝政日益腐败。诸葛亮病逝时,曾把伐魏的重任托付给大将军姜维。姜维领兵在外作战,黄皓私下里对刘禅说姜维要谋反,昏聩的刘禅不问青红皂白,就下诏要姜维迅速返回成都,以致丧失了与魏军主力决战的大好时机,蜀军无功而返。不久,魏国大举进兵,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分两路攻打蜀国。姜维领军镇守剑阁与钟会相持。邓艾则绕过宜守难攻的剑阁,从小路翻山越岭,经阳平突然出现在锦竹。面对魏军,在成都只会吃喝玩乐的刘禅,顿时慌了手脚。是战,是降,是投靠东吴,还是退守蜀国内地,在大臣们的众说纷纭中,刘禅选择了降魏,还下令让在剑阁与魏军作战的姜维也放下武器。其实,此时蜀军主力并未受到重创,仅成都城内还有数万人马,如果姜维全军驰兵救援,两面夹击,完全有可能消灭邓艾。但刘禅为了保全性命,竟然拱手让出了刘备苦心经营多年的江山。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刘湛哭劝刘禅背水一战,被刘禅赶出宫门,刘湛大哭,拔剑先杀妻儿,随后自杀。前方将士闻讯拔刀砍石,痛心疾首。姜维更是仰天长叹:真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姜维曾想先诈降钟会,再寻找机会复国,但消息走漏,自己死于乱军之中。降魏的刘禅被押往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为了答谢司马昭不杀之恩,第二天,刘禅带着投降的蜀官来到司马昭的府中,司马昭备洒款待,并命蜀人在筵席前弹奏蜀乐,表演蜀国的歌舞,在座的蜀官不胜感伤,都掩面流泪,只有刘禅嬉笑不止,毫无悲忧之情。司马昭轻轻叹了口气,问刘禅:“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随口回答:“这里很快乐,一点也不想蜀国了。”一会儿,刘禅起身更衣,手下一位叫郜正的大臣跟着出来说:“你怎么可以说不想蜀国了呢,如果司马昭再问你,你就哭着说‘先人之墓,远在蜀地,无时不在想念它’,这样,他就会让你回去了。”刘禅牢记在心,重新入席。果然司马昭又问:“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就照着郜正的话,一字不改地回答了,可他想哭却没有眼泪,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司马昭问:“你说的怎么像是郜正的话啊!”刘禅不假思索地答:“是啊,就是他说的话啊!”说得司马昭和左右大臣都哈哈大笑起来。后来,人们就把那些
乐而忘返
或乐而忘本的人的所作所为,称作“乐不思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乐而忘返
流连忘返
留连忘返
流连忘反
乐不可支
反义词
归心似箭
归心如箭
归心如飞
落叶归根
恋恋不舍
出 处
司马文王与禅(刘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嬉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西晋·陈寿·《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引 证
1.
生曰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清·王韬·《淞隐漫录·八·海底奇境》
2.
楼台法界住,香华美人贻。此间国极乐,乐不故蜀思。
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三·罢美国留学生感赋(其二)》
3.
去年八月,因赴金陵乡试,往钓鱼巷猎艳,与妓女玉兰有啮臂盟,从此数月不归,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清·壮者·《扫迷帚》·六回
4.
这年的旧历九月九日,还到乡下和郑佩宜女士结婚,从此勾留在温柔乡中,乐不思蜀。
近现代·柳亚子·《南社纪略·我和南社的关系》·三
5.
在太平洋事变之前,尽管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但孔二小姐之流,却长期在香港
流连忘返
,乐不思蜀。
现当代·冯英子·《孔狗江马论》
6.
贡春树在金小宝那里住了差不多两个月,狠有些此间乐不思蜀的意思。
清·张春帆·《九尾龟》·一二一回
7.
一进尹公馆,坐在客厅中那些铺满黑丝面椅垫的沙发上,大家都有一种宾至如归,乐不思蜀的亲切之感。
当代·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三
8.
刘备的这种坏脾气,好像也传给了阿斗,“乐不思蜀”的那一幕,就是乃父东吴招亲的翻板。
现当代·黄裳·《榆下说书·诸葛的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