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骊得珠
[tàn lí dé zhū]
点击听探骊得珠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连动
基本
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
古义
原指冒大险得大利。
今义
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探:把手伸进去拿。
骊:骊龙,古代传说中颔下有千金之珠的黑龙。
得:得到。
珠:比喻华美的文词。
例  句
1.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这次实验中探骊得珠,发现了这个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性突破。
2. 经过数年的古籍研究,他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探骊得珠,发现了前人未曾注意到的珍贵文献。
成语故事
《庄子·列御寇》中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古时黄河之畔,有一家贫寒的百姓,他们以编织芦苇为生,生活困苦。某日,这家的儿子在河边劳作时,忽然想起了父亲曾经的话:“河的深处藏着无尽的珍宝,但那里有一条凶猛的骊龙守护,无人敢接近。”他心中一动,若能得到那珍宝,家中便可摆脱这艰辛。于是,他脱下衣物,毅然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在水中,他看见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他深吸一口气,奋力游向那颗明珠,紧紧抱住,将其拽入怀中。他迅速浮上水面,带着明珠回到了家中。父亲见到这明珠,惊异不已,询问其来历。儿子便如实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父亲听后,不禁感叹:“真是惊险啊!这颗价值连城的明珠原来是生长在骊龙的下巴之下。你取珠时,骊龙定是在沉睡之中。若它醒来,你便性命堪忧了。”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探骊得珠”,用以形容写作或做事能够精准地把握要点,深入领会其核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探骊获珠
出  处
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战国·庄周·《庄子·列御寇》
引  证
1.
宣赞此番北行,探骊得珠,大功告成,可谓不虚此行。 现当代·徐兴业·《金瓯缺》
2.
公家人物世不衰,况复诗名天下知。探骊得珠何崛奇,更欲尽采珊瑚枝 宋·王庭珪·《和周通判永丰破贼》
3.
其书法论一篇,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五
4.
右为鲁公真迹,余始见摹本,颇怪其神采未遒,及是与仲醇同观,如探骊得珠,为之一快。 明·汪砢玉·《珊瑚网·颜鲁公真书朱巨川告身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