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中晚期以来,由于采用铁器、牛耕等先进的生产技术,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集体耕作的“公田制”逐步破坏,封建农民个体经济逐步兴起,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等级、统治秩序等都受到了冲击或破坏,社会处于大变动,即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在这样情况下,柳下惠能够突破一些传统的等级界限和礼仪规范,自觉放下架子,和一般民众、特别是贫困的下层民众交往,他的“忧民救乱”、“屈柔从俗”,不耻和“袒裼裸裎”的贱民交往的行为,受到人民的称颂,被誉为特别“和顺”可亲的人。这是柳下惠“和”的思想的本质属性和时代意义!柳下惠“和”的思想被广泛传颂,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一种新的强劲的社会思潮。所谓“柳下惠,圣之和者也”,不仅是对柳下惠个人的颂扬,也是有其深层次的社会需要和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