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成蹊
[táo lǐ chéng xī]
点击听桃李成蹊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紧缩
比喻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古义
原指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桃李:桃花与李花。
成:成为,变为。
蹊:小路。
例  句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这位老教师的学生们如今遍布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真可谓“桃李成蹊”,满园芬芳。
成语故事
太史公感叹道:“《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语仿佛专为李将军而设。我眼中的李将军,质朴如田舍翁,言谈间少有华丽辞藻,然而他离世之日,无论识与不识,天下之人皆为其哀痛欲绝。他的忠诚与真诚,早已深植于将士之心。谚语有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虽是小事一桩,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正是李将军的写照。”
近反义词
出  处
父老樵渔知有社,将军桃李自成蹊。
金·元好问·《送杜招抚归西山》·诗
引  证
1.
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 金·元好问·《南乡子》·词
2.
当其门阑布德之秋,桃李成蹊之日,副使彭城刘公命昌,辅佐戎军,恒持妙略。 元·陈友谅·《汶川县唐威戎军制造天王殿记》
3.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