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来李答
[táo lái lǐ dá]
点击听桃来李答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联合
比喻
比喻互相酬赠。
桃:桃树,落叶乔木,花白色或红色,果实叫桃子或桃儿,略呈球形,大都有绒毛,味甜,可以吃。
来:由彼及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李:李(子)树,落叶乔木,花白色。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以吃。
答:报礼;答谢;报答。引申为酬答。
用法提示
用于交往等。
例  句
在这个文学社团里,成员们常常桃来李答,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心得,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成语故事
此处所列为“投桃报李”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采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为文学总集之祖,也是当时北方文学的代表。“雅”有严正、高贵的意思,所以雅乐亦即正乐,有别于民间歌谣。〈大雅〉是用于朝会的乐歌,〈小雅〉则是用于宴飨的乐歌,此为大小雅的区别。〈抑〉一诗出自〈大雅〉,相传是春秋卫武公所作,用以自励之诗。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康叔于卫,建立卫国。康叔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赐爵,是为卫武公。卫武公治理国家的态度十分开明,总是广纳百官的意见,做为施政的参考,因此得到卫国人民的爱戴,让卫国成为春秋初年的大国。卫武公在诗中自勉道:“人民都效法你的德行,所以你要使你的行为又善良又美好。你要谨慎行为,不失于礼仪,不逾越本分,不害于道理,那么就很少人不以你做为准则了。因为人家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他李子,这是很合理的。如果有人说小羊的头上生了角,那就是在欺骗人了。”后来“投桃报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朋友间友好往来或相互赠答。
近反义词
出  处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周·佚名·《诗·大雅·抑》
引  证
1.
况且桃来李答,一定也不折本。 明·王錂·《春芜记·构衅》
2.
于是陈平拿出五百金为周勃祝寿,周勃也是桃来李答,从此“将相和”,只等吕后驾崩。 当代·易中天·《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