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
[lǐ zhí qì zhuàng]
点击听理直气壮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并列
基本
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理直:理由正确而又充分。
气:气势;气概。
壮:旺盛。
例  句
1. 面对同事的误解,他毫不畏惧,理直气壮地解释了自己的行为,最终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2. 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每一句话都显得那么理直气壮,因为她深知自己手中的证据足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成语故事
司马貌是东汉灵帝时人,为人聪明,记忆力过人,八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被大家称为是神童。后来他得到上京考试的机会,但却因为对主考官出言不逊而落榜。回到家后,他戒骄戒躁,每天勤奋读书。他在父母去世后为父母守孝六年,赢得了家乡人的一片赞誉,并以孝顺举荐他参加考试。可令他郁闷的是,考试机会总是被有权有势的人夺去,他根本无法参加。后来朝廷日益腐败,卖官鬻爵,司马貌更得不到做官的机会了。 他趁酒醉,写了一篇《怨词》发泄心中的不平,后又写道:“善士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天黑后,司马貌点灯又读了很多遍,越想越气,就把诗稿烧了,大叫道:“苍天啊!我司马貌一生耿直,就是到了阎罗王面前,我也理直气壮没有什么可怕的!”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振振有辞
义正辞严
义正词严
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义正词严
出  处
自得公疏,反复研寻,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卷三六
引  证
1.
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一
2.
只要我们理直气壮,怕他怎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3.
他的面容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现代·巴金·《家》
4.
闻陛下之盛德,知中国之理直气壮,小人虽异志,而战不必力,众不必同,则陛下何为而不可成乎?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八
5.
赵再理理直气壮,不免将峰头驿安歇事情,高声抗辩。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六
6.
我如今理直气壮,到官府面前,照直说去。 清·李渔·《无声戏》·二回
7.
小顺儿的妈的北平话,遇到理直气壮振振有词的时候,是词汇丰富,而语调轻脆,像清夜的小梆子似的。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八
8.
二魁和小凤也理直气壮,上堂作证。 当代·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二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