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
[táo zhī yāo yāo]
点击听桃之夭夭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复杂
基本
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因“桃”与“逃”同音,“夭夭”与“遥遥”谐音,遂以“桃之夭夭”戏指远遁,即逃得远远的,远远地逃跑了。
今义
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为逃跑的意思,是诙谐的说法。
桃:桃花。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夭夭:茂盛。
例  句
1. 春日里,桃花盛开,桃之夭夭,满园春色,令人心醉神迷。
2.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像桃之夭夭的桃花瓣,悄无声息地逃离了那个充满危险的地方。
成语故事
《诗经·周南·桃夭》中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盛放的景象,那繁花似锦,色泽艳丽,宛如大自然的绚丽画卷,展现了桃花无与伦比的美丽与繁茂。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语言的演变,由于“桃”字与“逃”字在发音上的巧合,人们开始以一种诙谐的方式,将“桃之夭夭”引申为形容某人逃跑的情景,甚至将“桃”字巧妙地替换为“逃”字,从而形成了“逃之夭夭”这一说法。如今,这两个成语“逃之夭夭”和“桃之夭夭”虽源于同一诗意,却承载着不同的含义,都常被用来描绘逃避或逃离的场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桃之夭夭”并未因此失去其原始的美好寓意,它仍然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繁荣兴盛,如同那盛开的桃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周·佚名·《诗经·周南·桃夭》
引  证
1.
桃之夭夭,兄弟尽招。 佚名·《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天地会起义·劫富济贫》
2.
那知卢才听见钮成死了,料道不肯干休,已先桃之夭夭,不在话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3.
就这样在那儿住了有一个礼拜光景,工作丝毫也不能做,并连逼在近旁的太湖都不曾去过,又只好桃之夭夭了。 现代·郭沫若·《创造十年》·八
4.
两个商量出一条计策来,俟夜静更深,将店中资本席卷,双双的桃之夭夭,不知去向。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5.
(两人)一径把这些银物、行李分做两开,各自得了一半,一道烟桃之夭夭了。 明末清初·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