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从心
[lì bù cóng xīn]
点击听力不从心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主谓
基本
心想完成某事而力量达不到。
力:力量;能力。
不: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从:依从;顺从。
心:内心。
用法提示
用于谦辞。
例  句
1. 由于长期劳累,他最近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即使是最简单的任务也难以完成。
2. 面对如此复杂的项目,他感到力不从心,即使加班加点也难以保证进度。
成语故事
东汉的皇帝汉和帝,有一天收到一份来自边疆西域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老将军班超的信件。班超是朝廷功绩卓越的老臣,他在西域二十多年,平定安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使它们归顺朝廷,向汉室称臣纳贡。因此,汉和帝刘肇曾下令封他为定远侯,封给他千余户,奖赏班超的卓越功勋。今天他又上书表奏,到底有什么事呢?刘肇急忙打开书信,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闭目沉思起来…… 原来这是老将军班超请求调回故乡的奏表,里边还附有他的妹妹班昭的一封信,帮助哥哥向皇帝恳请离开西域,告老还乡。言辞情真意切,哀婉动人。刘肇被它深深地打动了。班超在信中写道:“陛下,臣在西域已经二十多年了,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臣所说先前的姜太公在齐国做官,可他的五世后代死后依然埋葬在原籍周地,而周地离齐地不过几千里,而我现在是身处遥远的西域啊,怎能不想念故乡呢?苏武留在匈奴不过十九年,可我在西域已经快半辈子了。我不敢奢望回到酒泉,只要能回到玉门关内,我就心满意足了……”班超的妹妹班昭在信上写:“我的胞兄班超,蒙受皇恩,自从来到西域,志捐躯命,屡立微功。他每逢攻战,总是身披金甲,不怕身亡,倚仗陛下的神灵,才在这大沙漠里征战了近三十年。现在已七十,垂垂老矣,头发皆白,双手麻痹,耳聋目花,靠拄杖才能行走,虽说他力图竭尽全力、尽职尽责,以报答皇帝的恩宠,可是也不能做到了。假如此地发生暴乱,他可能会力不从心了。这不仅会损害国家、朝廷的利益,也会使为臣的前功尽弃。如果发生了那样的变故,该有多令人痛心呀,所以恳求陛下,但好几年过去了,仍然听不到陛下的答复。今陛下以孝理天下,深得万民欢心。因而我冒着生命危险替家兄班超请求,让他活着回到故乡,我的哥哥壮年时竭尽忠孝于沙漠,难道还让他年老的时候捐死在旷野吗?我满怀哀痛地向陛下奏禀实情,请陛下开恩!”汉和帝刘肇看完这两封奏书,非常感动,便亲自下诏书,请班超回来。班超终于回到阔别三十一年的洛阳,皇帝封他为射声校尉。可是班超的胸膜炎病又犯了,虽然皇帝派来御医为他治疗,但终究回天乏力,这年的九月,班超去世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力不胜任
力有不逮
力所不及
力不能及
力不能支
反义词
力所能及
轻而易举
同义异形
词组
力不胜任
出  处
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
汉·班昭·《为兄超求代疏》
引  证
1.
自来京师,交于四方朋友,不无切磋之益,而力不从心,悠悠溃溃,立于梦觉之关,竟无实得。 宋·吴泳·《与魏鹤山书》
2.
只是小娘子千金声价,小可家贫力薄,如何摆布,也是力不从心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3.
《文艺研究》甚愿于中国新出之关于文艺及社会科学书籍,有简明的绍介和批评,以便利读者。但同人见识有限,力不从心,倘蒙专家惠寄相助,极所欣幸。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文艺研究〉例言》
4.
张氏劝止之曰:“常言“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你如今力不从心,只索付之无奈了。”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
5.
在几个中队长当中,他喝的墨水算多的,但是要想把梁大牙的‘布告’写明白,他还是力不从心。 当代·徐贵祥·《历史的天空》·六章
6.
我只道有了你做个替身,已是了我心愿,从此好做自己的前程,谁知又是力不从心。 清·天花主人·《云仙笑·裴节女完节全夫》
7.
京师士众,未习军旅,虽皆义勇,力不从心。 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一城内·永宁寺》
8.
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岐路上…… 现代·鲁迅·《华盖集·北京通迅》
9.
动手的时侯并不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假如不曾作到相当地步,那是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的。 现代·朱自清·《选诗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