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举领
[tí gāng jǔ lǐng]
点击听提纲举领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基本
提起渔网的总绳,拎住衣服的领子。
比喻
比喻抓住要领或简明扼要地把内容提示出来。
提纲:(写作、发言、学习、研究、讨论等)内容的要点。
举:提出。
领:大纲;要点。
例  句
1. 在撰写论文之前,他先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提纲举领,确保论文的论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2. 老师经常强调,学习新知识时要学会提纲举领,把握重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成语故事
提纲挈领”这一成语由“提纲”与“挈领”两个词语组合而成。“提纲”一词源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书中记载:“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其大意是,善于张网捕鱼之人,只需拉动系网的绳子,就能使渔网张开。若要逐个去拉网眼才能把网张开,那会极为辛苦且艰难。只要抓住渔网的总绳,让网孔张开,鱼儿自然就会进入网中。“挈领”则出自《荀子·劝学》。荀子在文中讲道:“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意思是追溯先王的根源,探究仁义的本质,尊崇“礼”,乃是入道的捷径。这就如同用手提起皮衣的领子,弯曲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会变得顺溜无比。后来,“提纲”和“挈领”这两个词合二为一,成为“提纲挈领”。其中,“纲”指的是网纲,也就是渔网的总绳;“挈”意为提起;“领”指衣服的领子。该成语原本的意思是提起渔网的总绳,拎住衣服的领子,如今多被用来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或者将问题简洁明了地揭示出来。它也被称作“提纲举领”“振领提纲”等。
近反义词
同义异形
词组
挈领提纲
提纲掣领
出  处
提纲举领,尽立主宾。如何是主?
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遇安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