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时的沧州南部,有一位学究与狐妖结为好友。刘师退先生请求学究帮忙引荐,从而得以拜见狐妖。相见之后,狐妖询问师退前来的意图,师退回答道:“人类世世代代与仙族共同存在,然而对于仙族的传闻却存在极大的差异,我心中存有众多的不解之处。听闻您性格爽朗开阔,不会对自己的身世加以隐瞒,所以特地前来求教,以消除我的疑惑。”狐妖笑着说道:“天地孕育万物,每种事物皆被赋予特定的名称。狐被称作狐,恰如人被称作人罢了。称呼狐为狐,就如同称呼人为人类罢了。哪里需要避讳呢?在我们狐类当中,有好有坏,这就如同人类之中,有优秀的也有品行恶劣的。”
“良莠不齐”这个成语便是源自于此,“莠”指的是狗尾草,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品行不端或者能力欠缺的人。这个成语原本的意思是,优良的禾苗和恶劣的杂草混杂在一起,用来比喻好的和坏的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也有“
良莠不分”“
良莠不一”等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