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
[tiān rén zhī jì]
点击听天人之际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指天象或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
天:天道。
人:人事。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际:交际,关系。
例  句
1. 他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天人之际,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2. 当我站在山顶俯瞰大自然时,我感受到了天人之际的美妙,仿佛与宇宙相通。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自然规律
同义异形
词组
天人际
天人
出  处
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引  证
1.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西汉·司马迁·《汉书·司马迁传》
2.
天人之际,存亡之术,可以为永鉴也。 晋·常璩·《华阳国志·序志》
3.
是以臣每察天人之际,观祸乱之由,迹帝王之事,念先师之说,昭然著明,信不欺尔。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
4.
圣人之道,本天人之际,胪幽明之序。 清·龚自珍·《五经大义终始论》
5.
天人之际交矣,皇帝之道备矣。 唐·王勃·《乾元殿颂》
6.
天人之际,精感神昭,则必有和同无间,而福禄不量者矣。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
7.
盖图者,天所以启圣人之心;易者,圣人所以承天之意。天人之际,未有不相符而可以有作者也。 清·李光地·《河图论》
8.
何平叔(晏)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粥),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9.
先生识思真淳,业行高古,道穷情性之本,学冠天人之际。 唐·颜真卿·《有唐茅山元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