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和柳永,这两位宋代词坛的巨匠,尽管同处一个时代,但他们的词风却迥然不同。苏东坡的词作,豪放洒脱,充满了英勇奔放的气势,因此人们尊称他为“苏学士”。而柳永,则是婉约词派的杰出代表,他的词作多描绘男女间的情感纠葛与离别的痛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由于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故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柳七”。
某日,苏东坡在宴席之上,与一位擅长歌唱的幕士闲聊。苏东坡好奇地问道:“你认为我的词与柳七的词,谁更胜一筹呢?”那位幕士深思熟虑后,回答道:“柳郎的词,如同初春的微风轻轻拂过杨柳岸边,最适合十七八岁的少女,手执红牙板,轻声细吟‘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美;而苏学士的词,则如同那豪迈的关东大汉,手弹铜琵琶,敲击铁板,以豪情万丈的嗓音唱出‘大江东去’的壮阔。”苏东坡听后,不禁放声大笑,对这位幕士的形容大加赞赏,认为他完美地捕捉到了两者的词风精髓。
从此,“铁板铜琶”和“铜琶铁板”这两个词汇便成为了豪放文风的象征,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