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
(與)
yǔ ㄩˇ
◎ 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 给:赠与。与人方便。
◎ 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 〔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 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 与
(與)
yú ㄩˋ
◎ 同“欤”。
◎ 与
and attend get along with give help offer take part in with
详细字义
◎ 与
(1) 與 yú
(2) 同“欤” [same as “欤”]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
(3) 另见 yǔ;yù
词性变化
◎ 与
與 yǔ
〈名〉
(1) 党与;朋党 [clique]
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说文》
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史记》
群臣连与成朋。——《汉书》
(2) 盟国,友邦 [allied country]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
(3) 又如:与国(盟国;友邦)
(4) 类;同类 [kind]
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光节而已,少曲与焉。——《国语》
◎ 与
與 yǔ
〈介〉
(1) 跟;和;及 [with;to]
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
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与城为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这所房子与你刚才看过的那一所完全一样
(3) 为,替 [for]。如:与我想想
(4) 离开 [from]。如:与世隔绝;与众不同
(5) 对于;于 [to]
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君不之信。——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与
與 yǔ
<连>
和;同 [and]。如:父亲与母亲;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 与
與 yǔ
〈助〉
(1) 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2) 另见 yú;yù
基本词义
◎ 与
與 yù
〈动〉
(1) 参与 [take part in]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
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另见 yú;yǔ
[①][yǔ]
[《廣韻》余吕切,上語,以。]
“与1”的繁体字。
(1)给予。
(2)奖赏。
(3)交付,偿还。
(4)帮助;援助。
(5)同盟者;党与。
(6)亲附;陪从。
(7)随着,依照。
(8)称赞;赞扬。
(9)允许,许可。
(10)对付。
(11)当;敌。
(12)使。
(13)用。
(14)谓;叫做。
(15)为,是。
(16)制作。
(17)数,计算。
(18)等待。
(19)比得上。
(20)如同,好象。
(21)犹其。
(22)介词。同,跟。
(23)介词。以。
(24)介词。替。
(25)介词。把;将。
(26)介词。被。
(27)介词。于;在。
(28)介词。向。
(29)介词。从;由。
(30)连词。和;及。
(31)连词。与其。
(32)连词。如果,假如。
(33)通“舉”。举动;举止。
(34)通“舉”。记录;登记。
(35)通“舉”。推举;选举。参见“與能”。
(36)通“舉”。高举,腾起。
(37)通“舉”。皆;全部。
(38)通“予”。仇视;憎恨。
[②][yù]
[《廣韻》羊洳切,去御,以。]
“与2”的繁体字。
(1)参与。
(2)在其中。
(3)干预。
(4)通“預”。预先,事先。
(5)通“豫”。迟疑。
(6)通“豫”。喜悦。
[③][yú]
[《廣韻》以諸切,平魚,以。]
“与3”的繁体字。
(1)语气词。表疑问或反诘。
(2)语气词。表感叹。
(3)助词。表句中停顿。
[广 韵]:余吕切,上8語,yǔ,遇開三上魚以
[平水韵]:上平六鱼·上声六语·去声六御
[国 语]:yǔ,yù,yú
[粤 语]:jyu4jyu5jyu6
颜真卿多宝塔体
魏碑
魏碑
柳公权
虞世南
赵之谦
褚遂良
柳公权
蔡襄
李璧碑
欧阳询
水岛修三
魏栖梧
岩谷一六
颜真卿
虞世南
张从申
智永
钟繇
赵孟頫三门记体
赵孟頫三门记体
沈尹默
沈尹默
智永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
沈尹默小字
褚遂良
颜家庙碑
欧阳询
颜家庙碑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张即之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陆柬之
欧阳询
董其昌
黄庭坚
敬世江
李世民
林逋
柳公权
米芾
苏轼
苏轼
唐寅
王宠
王铎
王铎
王羲之
王献之
颜真卿
张弼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
郑审则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王铎
王铎
王铎
郑板桥
王铎
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