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的意思

《厉》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厉的基本信息

厉的笔画顺序

厉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厉》字同部首汉字

含《厉》的成语

基本解释


(厲)
lì   ㄌㄧˋ
◎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
◎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 古同“疠”、“癞”,恶疮。
◎ 姓。

反义词

英文翻译


severe   strict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厲 lì 
〈名〉
(1) (是“砺”的本字。从厂( 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 同本义 [rubstone]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厲、作礪。” 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 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3) 祸患;危险 [trouble;danger]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卬》
(4) 又如:厉阶(祸端)
(5) 恶鬼 [evil ghost]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6) 疠,瘟疫,传染病 [pestilence]
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漆身为厉。——《史记·范蔡传》
鲜不为厉。——文天祥《正气歌》
(7) 河岸,水旁;边 [side]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诗·卫风·有狐》
(8) 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band]
垂带而厉。——《诗·小雅·都人士》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
带之垂者谓之厉。——《小尔雅·广服》
(9) 通“癞”( lài)。恶疮 [favus]
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史记·刺客列传》
(10) 姓
词性变化

厲 lì 
〈动〉
(1) 磨,磨快[sharpen]
厉,磨也。——《广雅》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
缀甲厉兵。——《战国策·秦策》
束载厉兵秣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厉兵(磨砺兵器,使锋利);厉兵秣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厉身(磨砺自身)
(3) 砥砺,磨练 [temper oneself]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厉行(砥砺操行);厉操(砥砺节操)
(5) 同“励”。振奋 [inspire]
坚甲厉兵以备难。——《韩非子·五蠹》
矫翼厉翮。——扬雄《解嘲》
(6) 又如:厉翼(奖励辅佐君王的左右臣子);厉节(激厉其气节,高其气节);厉武(振奋武备);厉精(振奋精神);厉精更始(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7) 激励,勉励 [advise and encourage]
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韩非子·用人》
亲秉旄钺,以厉三军。——陈寿《三国志》
(8) 又如:厉世(激励世人);厉俗(激励世俗);厉诚(激励忠诚);厉崇(勉励推重);厉抚(勉励抚慰);厉志(激励意志)
(9) 连衣涉水 [wade without undressing]
越壑厉水。——司马相如《上林赋》
(10) 又如:厉揭(提起衣服涉水);厉涉(连衣涉水);厉度(涉水而过)
(11) 策,鞭打 [whip]
厉马登高登高堤。——曹植《白马篇》
(12) 警惕 [warn]
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汉书》
(13) 疾飞 [fly at high speed]
鹰隼横厉。——《汉书·息夫躬传》
(14) 害;虐害;损害 [harm;damage]
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孟子·滕文公上》
(15) 得传染病 [suffer from pestilence]
苗死,民厉。——《管子》
(16) 变为恶鬼 [become a evil ghost]
国为虚厉。——《庄子》

厲 lì 
〈形〉
(1) 严厉(威严不随和) [severe;stern]
子温而厉。——《论语·述而》
色厉而内荏。——《论语·阳货》
行峻而言厉。——韩愈《答尉迟生书》
袁正色厉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乘其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应元厉声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声色俱厉;厉言(声色严厉地说话);厉音(声音严厉);厉气(严厉的神色);厉禁(圈定范围,禁止他人侵入。后也用作严禁的意思);厉直(严肃正直);正颜厉色;厉肃(厉然。严肃)
(3) 邪恶 [evil]。如:厉妖(邪恶怪异之物);厉疾(灾疫。厉疫)
(4) 猛烈 [violent]
余寒犹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5) 又如:厉厉(寒风猛烈貌);厉风(大风;烈风)
(6) 恶,凶恶 [ferous]
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左传·昭公七年》
(7) 危险 [dangerous]
有厉告自邑。——《易·夬·卦辞》
(8) 味道浓烈 [strong]
厉而不爽些。——《楚辞·招魂》

汉语字典

[①][lì]
[《廣韻》力制切,去祭,來。]
“厉1”的繁体字。
(1)“礪”的古字。粗磨石。
(2)磨砺。
(3)揣摩;钻研。
(4)操练;整饬。
(5)“勵”的古字。劝勉。
(6)指讽劝。
(7)振奋。
(8)指鞭打、扬(鞭)。
(9)振(翅);奋起。
(10)疾飞;疾驰。
(11)踊起;飞升;到达。
(12)威猛;猛烈;激烈。
(13)谓声音高而急。
(14)高。
(15)严肃;严厉。
(16)危险。
(17)虐害;欺压。
(18)灾祸;祸患。
(19)病灾;瘟疫。
(20)指染疫而死。
(21)指病人。
(22)恶鬼。
(23)恶。
(24)谥号。
(25)祭无人祭祀之鬼。
(26)河水深及腰部,可以涉过之处。
(27)指涉水。
(28)指桥。
(29)藩界。
(30)裁减。
(31)腰带下垂貌。
(32)拴;系。
(33)方言。犹瞪。
(34)月在戊曰厲。
(35)姓。汉有义阳侯厉温敦。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厉》。
[②][lài]
[《集韻》落蓋切,去夳,來。]
“厉2”的繁体字。
(1)生癞疮;癞疮。
(2)指生癞病的人。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来母,liat
[平水韵]:去声八霁
[国 语]:lì
[粤 语]:lai6
[闽南语]:le5,le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厂字部】 厲;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60第25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正韻】力霽切,

康熙字典第160页图片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厉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魏碑的厉字楷书

    魏碑

  • 柳公权的厉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厉字楷书

    虞世南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厉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之谦的厉字楷书

    赵之谦

  • 沈尹默的厉字楷书

    沈尹默

  • 王献之的厉字楷书

    王献之

  • 颜真卿的厉字楷书

    颜真卿

  • 颜真卿的厉字楷书

    颜真卿

  • 颜真卿的厉字楷书

    颜真卿

  • 智永的厉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厉字楷书

    张猛龙碑

  • 褚遂良的厉字楷书

    褚遂良

  • 欧阳询的厉字楷书

    欧阳询

  • 王壮为的厉字行书

    王壮为

  • 张即之的厉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厉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董其昌的厉字行书

    董其昌

  • 敬世江的厉字行书

    敬世江

  • 敬世江的厉字行书

    敬世江

  • 米芾的厉字行书

    米芾

  • 黄庭坚的厉字行书

    黄庭坚

  • 王铎的厉字行书

    王铎

  • 郑板桥的厉字行书

    郑板桥

  • 毛爷爷的厉字草书

    毛爷爷

  • 敬世江的厉字草书

    敬世江

  • 徐伯清的厉字草书

    徐伯清

  • 陈淳的厉字草书

    陈淳

  • 李世民的厉字草书

    李世民

  • 孙过庭的厉字草书

    孙过庭

  • 陈淳的厉字草书

    陈淳

  • 赵构的厉字草书

    赵构

  • 赵构的厉字草书

    赵构

  • 傅山的厉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厉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厉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伊秉绶的厉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伊秉绶的厉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钱泳的厉字隶书

    钱泳

  • 伊立勋的厉字隶书

    伊立勋

  • 隶书-金农的厉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金农的厉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厉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厉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帛书的厉字篆书

    帛书

  • 邓石如的厉字篆书

    邓石如

  • 丁敬的厉字篆书

    丁敬

  • 汉印的厉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厉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厉字篆书

    汉印

  • 莫友芝的厉字篆书

    莫友芝

  • 散伯簋的厉字篆书

    散伯簋

  • 吴大澂的厉字篆书

    吴大澂

  • 五祀卫鼎的厉字篆书

    五祀卫鼎

  • 杨沂孙的厉字篆书

    杨沂孙

  • 子仲匜的厉字篆书

    子仲匜

  • 邓石如的厉字篆书

    邓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