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tóng ㄊㄨㄥˊ
◎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 和,跟:同流合污。
◎ 姓。
异
◎ 同
alike be the same as in common same together
详细字义
◎ 同 tóng
〈动〉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converge]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be the same as]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participate in;share]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in common]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uniform;unified;unitary]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词性变化
◎ 同 tóng
〈副〉
(1) 共同。到一处[together;jointly]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 同 tóng
〈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tong]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a unit of land measurement]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wine vessel]
(4) 姓
◎ 同 tóng
〈介〉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with]。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for]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 同 tóng
〈连〉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and;with]。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基本词义
◎ 同
(1) 衕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①][tóng]
[《廣韻》徒紅切,平東,定。]
(1)相同,一样。
(2)谓等同,混同。
(3)与……相同。
(4)齐一,统一。
(5)谓共同参与某事。
(6)共,共一个。
(7)聚集;会合。
(8)古代天下四方诸侯毕至朝见天子之礼。
(9)指同盟之国。
(10)指同位之人。
(11)和谐;和睦。
(12)指和平、安定。
(13)赞同,同意。
(14)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或韵作诗词。唐杜甫有《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同元使君舂陵行》、《同豆卢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棐知字韵》等诗,仇兆鳌注:“同,和也。”又,前蜀韦庄有《岁晏同左生作》诗。
(15)通。指男女通奸。
(16)通。串通。
(17)副词。共同,一起。
(18)介词。引进共同行动者。
(19)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
(20)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
(21)介词。表示与某事有无关联。
(22)连词。表示联合关系。跟连词“和”相同。
(23)通“童”。光秃秃。
(24)用同“銅”。
(25)古称土地面积方百里为“同”。
(26)古代酒器名。
(27)古代乐律的阴律。也叫“吕”。
(28)古州名。汉代左冯翊地。西魏改华州建州。隋废,唐复置,历代因之。地在今陕西大荔县。参阅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四·同州》。
(29)姓。元代有同恕,见《元史》本传。
[②][tòng]
见“胡同”。
[上古音]:东部定母,dong
[广 韵]:徒紅切,上平1東,tóng,通開一平東定
[平水韵]:上平一东
[唐 音]:*dhung
[国 语]:tóng,tòng
[粤 语]:tung4
[闽南语]:tang5,tong5
赵之谦
虞世南
虞世南
沈尹默
赵孟頫三门记体
柳公权
魏碑
魏碑
颜真卿多宝塔体
虞世南
沈尹默
赵孟頫三门记体
赵之谦
褚遂良
柳公权
慧政造像
李璧碑
柳公权
欧阳询
欧阳询
苏孝慈墓志
孙秋生造像
褚遂良
王元燮造像
颜真卿
颜真卿
虞世南
张旭
赵佶
赵孟頫
郑长猷造像
柳公权
魏碑
颜真卿多宝塔体
智永
智永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
沈尹默小字
褚遂良
褚遂良
欧阳询
欧阳询
颜家庙碑
行书-米芾
张即之
张即之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陆柬之
欧阳询
蔡京
褚遂良
敬世江
李世民
米芾
米芾
宋人
苏轼
唐寅
唐寅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献之
钟繇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郑板桥
黄庭坚
黄庭坚
王铎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郑板桥
郑板桥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智永
怀素
怀素
怀素
皇象
黄道周
黄庭坚
揭傒斯
敬世江
康里子山
柳公权
陆居仁
米芾
欧阳询
孙过庭
孙过庭
孙过庭
索靖
王宠
王铎
王铎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献之
文彭
文征明
武则天
鲜于枢
徐伯清
徐伯清
颜真卿
月仪帖
张瑞图
张旭
张芝
赵构
赵佶
郑板桥
智永
傅山
傅山
隶书-伊秉绶
隶书-伊秉绶
曹全碑
唐玄宗
曹全碑
陈鸿寿
简牍
居延简
楼兰简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叶慧明碑
伊秉绶
银雀山简
隶书-金农
隶书-金农
隶书-邓石如
隶书-何绍基
隶书-邓石如
隶书-金农
隶书-金农
隶书-何绍基
隶书-何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