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的意思

《吴》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吴的基本信息

吴的笔画顺序

吴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吴》字同部首汉字

含《吴》的成语

基本解释


wú   ㄨˊ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吴 wú 
〈动〉
(会意。从口,从矢。矢( 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peal]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词性变化
wú 
〈形〉
〈方〉∶大 [big]。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名〉
吴国 [Wu state]。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歈(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

汉语字典

[①][wú]
[《廣韻》五乎切,平模,疑。]
“吳1”的新字形。亦作“呉1”。
(1)大声说话;喧哗。
(2)大。
(3)古国名。也称为勾吴、攻吴。姬姓,始祖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孙寿梦称王,据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市)。传至夫差,于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
(4)古国名。三国时三国之一。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公元229年称帝。占有今之长江中下游,南至福建、两广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280年为晋所灭。
(5)古国名。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892年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902年受唐封为吴王,有今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937年为南唐所代。
(6)地名。泛指我国东南(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参见“吴牛喘月”、“吴歌”。
(7)姓。周太伯封于吴,其后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四》。
[②][yú]
[《集韻》元俱切,平虞,疑。]
“吳2”的新字形。通“虞1”。
地名用字。参见“吴2坂”、“吴2泉”。

音韵参考

[广 韵]:五乎切,上平11模,wú,遇開一平模疑
[平水韵]:上平七虞
[唐 音]:*ngo
[国 语]:wú
[粤 语]:ng4
[闽南语]:goD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吴;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79第07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
(吳)〔古文〕

康熙字典第179页图片

  • 柳公权的吴字楷书

    柳公权

  • 褚遂良的吴字楷书

    褚遂良

  • 褚遂良的吴字楷书

    褚遂良

  • 柳公权的吴字楷书

    柳公权

  • 欧阳询的吴字楷书

    欧阳询

  • 水岛修三的吴字楷书

    水岛修三

  • 孙秋生造像的吴字楷书

    孙秋生造像

  • 颜真卿的吴字楷书

    颜真卿

  • 董其昌的吴字行书

    董其昌

  • 杜牧的吴字行书

    杜牧

  • 杜牧的吴字行书

    杜牧

  • 敬世江的吴字行书

    敬世江

  • 王守仁的吴字行书

    王守仁

  • 米芾的吴字行书

    米芾

  • 王羲之的吴字行书

    王羲之

  • 王献之的吴字行书

    王献之

  • 吴余庆的吴字行书

    吴余庆

  • 颜真卿的吴字行书

    颜真卿

  • 张之象的吴字行书

    张之象

  • 赵孟頫的吴字行书

    赵孟頫

  • 毛爷爷的吴字草书

    毛爷爷

  • 陈绎曾的吴字草书

    陈绎曾

  • 怀素的吴字草书

    怀素

  • 怀素的吴字草书

    怀素

  • 黄慎的吴字草书

    黄慎

  • 敬世江的吴字草书

    敬世江

  • 陆柬之的吴字草书

    陆柬之

  • 陆居仁的吴字草书

    陆居仁

  • 米芾的吴字草书

    米芾

  • 宋克的吴字草书

    宋克

  • 宋克的吴字草书

    宋克

  • 宋克的吴字草书

    宋克

  • 宋克的吴字草书

    宋克

  • 王铎的吴字草书

    王铎

  • 王守仁的吴字草书

    王守仁

  • 王羲之的吴字草书

    王羲之

  • 王羲之的吴字草书

    王羲之

  • 王献之的吴字草书

    王献之

  • 文彭的吴字草书

    文彭

  • 文彭的吴字草书

    文彭

  • 鲜于枢的吴字草书

    鲜于枢

  • 徐伯清的吴字草书

    徐伯清

  • 张旭的吴字草书

    张旭

  • 赵子昂的吴字草书

    赵子昂

  • 赵子昂的吴字草书

    赵子昂

  • 智永的吴字草书

    智永

  • 白石君碑的吴字隶书

    白石君碑

  • 曹全碑的吴字隶书

    曹全碑

  • 丁敬的吴字隶书

    丁敬

  • 马王堆帛书的吴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马王堆帛书的吴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马王堆帛书的吴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马王堆帛书的吴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王闽之墓志的吴字隶书

    王闽之墓志

  • 丁文蔚的吴字篆书

    丁文蔚

  • 石鼓文的吴字篆书

    石鼓文

  • 说文解字的吴字篆书

    说文解字

  • 吴昌硕的吴字篆书

    吴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