喑的意思

《喑》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喑的基本信息

喑的笔画顺序

喑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喑》字同部首汉字

含《喑》的成语

基本解释


yīn   ㄧㄣˉ
◎ 哑,不能说话:喑哑难言。
◎ 缄默,不说话。

英文翻译


silent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yīn 
〈动〉
(1) (形声。从口,音声。本义:小儿哭泣不止)
(2) 同本义 [cry ceaselessly]
喑,宋齐谓儿泣不止曰喑。——《说文》
(3) 恚怒声。相当于“嗯” [anger]
徐郎见言,大怒:“喑,我教你去捉 太公,主将倒来取救兵!”——《武王伐纣平话》
(4) 又如:喑哑叱咤(发怒喝叫声);喑呜叱(呵叱怒喝)
(5) 缄默不语 [keep silent]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
(6) 又如:喑气(不吭声;不说话);喑畏(畏惧不敢出言)
(7) 因悲伤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chock with sobs]。如:喑呜(悲咽);喑咽(悲伤哽咽)
词性变化

瘖 yīn 
〈形〉
(1) 嗓子哑,不能出声;失音 [mute]
遂称风疾,喑不能言。——《后汉书·袁闳传》
此譬犹瘖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墨子》
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聋之指麾也。——《史记》
(2) 又如:喑涩(沙哑干涩)

汉语字典

[①][yīn]
[《廣韻》於金切,平侵,影。]
[《廣韻》烏含切,平覃,影。]
亦作“噾1”。
(1)哑。
(2)缄默不言。
(3)忍耐;忍受。
[②][yìn]
[《廣韻》於禁切,去沁,影。]
(1)声音相应和。
(2)感叹词。
(3)见“喑2噁”。
[③][yǐn]
见“喑3醷”。

音韵参考

[广 韵]:於金切,下平21侵,yīn,深開三平侵B影
[平水韵]:下平十二侵·去声二十七沁·去声二十八勘
[国 语]:yīn,yìn
[粤 语]:jam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喑;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98第18
【唐韻】【集韻】【韻會】於金切【正韻】於禽切,

康熙字典第198页图片

  • 柳公权的喑字楷书

    柳公权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喑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虞世南的喑字楷书

    虞世南

  • 魏碑的喑字楷书

    魏碑

  • 沈尹默的喑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喑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之谦的喑字楷书

    赵之谦

  • 智永的喑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喑字楷书

    张猛龙碑

  • 张即之的喑字行书

    张即之

  • 王铎的喑字行书

    王铎

  • 郑板桥的喑字行书

    郑板桥

  • 行书-米芾的喑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喑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王壮为的喑字行书

    王壮为

  • 毛爷爷的喑字草书

    毛爷爷

  • 傅山的喑字草书

    傅山

  • 隶书-金农的喑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金农的喑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喑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喑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伊秉绶的喑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说文解字的喑字篆书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