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坏
(壞)
huài ㄏㄨㄞˋ
◎ 品质恶劣,有害:坏蛋。坏人。坏事。坏水。
◎ 人体、东西受了损伤,被 毁: 破坏。败坏。
◎ 质量差,不完美:这所房子不坏。
◎ 表示程度深(用在动词后面):忙坏了。
● 坏
pī ㄆㄧˉ
◎ 同“坯”。
好
◎ 坏
bad spoil awfully evil idea ruin
详细字义
◎ 坏
壞 huài
〈动〉
(1) (形声。从土,褱( 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 pēi ,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2) 同本义 [collapse]
坏,败也。——《说文》。按,当训毁也。
坏,毁也。——《尔雅·释诂》
坠坏城郭。——《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
大室之屋坏。——《左传·文公十三年》
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论衡·佚文》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而坏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室坏不修。——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坏山(倒塌的山);坏决(倒塌;破败);坏溃(坍塌);坏压(坍塌);坏裂(崩溃);坏颓(崩毁)
(4) 破坏;毁坏 [ruin]
门坏。——《资治通鉴·唐纪》
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左传·成公十年》
有基无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5) 又如:坏舛(毁坏错乱);坏乱(败坏错乱);坏乱(败坏;混乱);坏废(败坏;废弛)
(6) 衰亡 [decline and fall]
诸侯贰则晋国坏, 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王室之不坏。——《左传·襄公十四年》
(7) 又如:坏微(衰败);坏灭(毁灭;磨灭)
(8) 变质;变得不好或有害 [spoil]
譬彼坏木。——《诗·小雅·小弁》
(9) 又如:坏烂(腐烂;变质);坏腹(泻肚)
(10) 杀害 [kill]。如:坏命(丧命)
(11) 破费,花钱 [expend]。如:坏钞(坏钱。破费钱财)
(12) 战败 [defeat]
擂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军退走。——《三国志·吴志》
北军大坏。——《资治通鉴》
(13) 坏事,指官员被革职、查办 [dismiss a person and have him prosecuted]
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的,原系忠义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用。——《红楼梦》
词性变化
◎ 坏
壞 huài
〈形〉
不好;恶劣。与“好”相对(古汉语中无不好之意) [bad;evil]。如:坏包(坏蛋);坏坯子(方言。坏人,坏蛋);坏念头;坏主意;坏名声的人
◎ 坏
壞 huài
〈名〉
(1) 坏分子的简称 [bad element]
(2) 坏主意,坏手法 [dirty trick]。如:我知道是谁使的坏;这家伙一肚子坏
◎ 坏
壞 huài
〈副〉
非常 [badly;awfully;very]——放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乐坏了;累坏了;吓坏了
[①][pī]
[《廣韻》芳杯切,平灰,滂。]
(1)土丘;只有一个山包的山丘。
(2)同“坯”。
(3)抔。犹捧,掬。言其少。
[②][péi]
[《集韻》蒲枚切,平灰,並。]
(1)同“阫”。屋的后墙。
(2)通“培”。用泥土封塞空隙。
[③][pēi]
[《集韻》鋪枚切,平灰,滂。]
通“胚1”。
[④][huài]
“壞1”的简化字。
[⑤][huài]
“壞2”的简化字。
[上古音]:微部喻三母,ho?i
[平水韵]:上平十灰·去声十卦
[国 语]:huài,pī,péi
[粤 语]:pui1pui4
张猛龙碑
颜真卿多宝塔体
赵之谦
魏碑
虞世南
赵孟頫三门记体
褚遂良
褚遂良
褚遂良
李邕
龙藏寺碑
圣武天皇
水岛修三
颜真卿
颜真卿
虞世南
中岳灵庙碑
虞世南
柳公权
柳公权
赵之谦
魏碑
颜真卿多宝塔体
沈尹默
赵孟頫三门记体
赵孟頫三门记体
赵孟頫三门记体
智永
智永
欧阳询
褚遂良
张猛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