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
(處)
chǔ ㄔㄨˇ
◎ 居住:穴居野处。
◎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 决定,决断:处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 止,隐退:处暑。
◎ 处
deal with get along with locate departmentalism
详细字义
◎ 处
處、処 chú
〈动〉
(1) (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 hū)声。“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 hù)”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2) 同本义 [stop]
処,止也。得几而止。——《说文》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易·系辞上》
处者处。——《礼记·射义》。注:“犹留也。”
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国语·楚语》。注:“止也。”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离。——三国 魏· 曹植《浮萍篇》
(3) 居住;生活 [dwell]
莫敢遑处。——《诗·召南·殷其靁》
占右穴居而野处。——《易·系辞下》
淖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释文:“在室女也。”按,凡士或女未用皆称处。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穴居野处;处妇(居家的妇女);处处(居其所当居的地方);处势(居于有权势的高位);处逸(生活在安逸之中);处安思危(居安思危)
(5) 居家不仕,隐居 [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
处士横议。——《孟子》
处人以誉尊。——《淮南子·主术》。谓有道艺在家隐居不仕者。
(6) 又如:处人(居家不出之人;隐士);处家(居家;在家里)
(7) 惩罚 [punish]
议罪处罚。——《汉书·师丹传》
(8) 又如:处制(处罚);处斩(执行斩决)
(9) 治理;办理 [manage]
德以处事。——《左传·文公十八年》
(10) 又如:处制(处理;办理);处断(处理决断);处方(给病人开药方)
(11) 决断;定夺 [judge]
臣愚不能处也。——《汉书·谷永传》。注:“断决也。”
(12) 又如:处正(犹裁决);处变(处置事变)
(13) 主持;执掌[take charge of;preside over]。如:处位(居位);处势(所处的地位);处馆(在私塾中教书;做私熟先生);处实(务实)
(14) 对待 [treat]
何以处我?——《礼记·檀弓下》
(15) 又如:处待(处置;对待);处物(对待人和事物)
(16) 相交,交往 [get along;have social intercourses with]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7) 又如:处不来;处常(长远相处);处交(结交,社交)
词性变化
◎ 处
處 chǔ
〈形〉
(1) 定,常 [steady]
喜怒无处。——《吕氏春秋·诬徒》。注:“处,常也。”
犹思故处。——《吕氏春秋·音初》
(2) 另见 chù
基本词义
◎ 处
處、処 chù
〈名〉
(1)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location;place]
处,所也。——《广韵》
五刑三次,是无隐也。——《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
迁徙往来无常处。——《史记·五帝纪》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住处;别处;停车处
(3) 部分;方面 [part;point]。如:好处;益处
(4) 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 [department;section]。如:业务处;办事处;政策处
(5) 另见 chǔ
[①][chǔ]
[《廣韻》昌與切,上語,昌。]
亦作“処1”。“处1”的繁体字。
(1)居住;居于,处在。
(2)居家不仕,隐居。
(3)指女子居家或未嫁。参见“處女”。
(4)安居;安身。
(5)留,留下。
(6)自居。
(7)停止,止歇。
(8)对待。
(9)相处,交往。
(10)引申为相交往的人,即老朋友。
(11)交,交接;交战。
(12)安顿;安排。
(13)引申为处置,发落。
(14)处罚,惩办。
(15)治理;办理。
(16)指办法。
(17)决断;定夺。
(18)委任,任用。
(19)当,担任;承受。
(20)保持;执持。
(21)主持;执掌。
(22)谋生,维持生活。
(23)审度;辨察。
(24)分别。
(25)成立,建立。参见“處家”。
(26)占,占有。
(27)生病。
(28)享有;据有;取。
(29)筹划,设法;打算,着想。
(30)聚,聚集。
(31)常,定准。
(32)姓。周有处子。见《尚友录》卷十五。
[②][chù]
亦作“処2”。“处2”的繁体字。
(1)处所,地方。
(2)部分;方面。
(3)时,时候。
(4)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如清代中央机关中有军机处、侍卫处。现在的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有人事处、总务处、技术情报处等。
(5)量词。
(6)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呵”,“啊”。
[上古音]:鱼部穿三母,thjia
[平水韵]:上声六语·去声六御
[国 语]:chù,chǔ
[粤 语]:cyu3
[闽南语]:chhu3,chhi3
虞世南
虞世南
虞世南
柳公权
沈尹默
沈尹默
赵孟頫三门记体
赵孟頫三门记体
赵孟頫三门记体
赵之谦
赵之谦
赵之谦
魏碑
魏碑
颜真卿多宝塔体
颜真卿多宝塔体
褚遂良
牛橛造像
日下部鸣鹤
水岛修三
苏轼
王献之
王献之
王知敬
颜真卿
颜真卿
颜真卿
智永
张猛龙碑
智永
欧阳询
沈尹默小字
张猛龙碑
欧阳询
智永
褚遂良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张即之
张即之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欧阳询
陈淳
董其昌
范成大
韩天寿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敬世江
康有为
刘基
陆游
米芾
米芾
苏轼
苏轼
苏轼
苏轼
唐寅
唐寅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世贞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献之
维则
文征明
许梦丰
赵孟頫
赵孟頫
郑孝胥
钟繇
黄庭坚
黄庭坚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郑板桥
郑板桥
郑板桥
郑板桥
郑板桥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隶书-伊秉绶
隶书-伊秉绶
隶书-伊秉绶
曹全碑
衡方碑
唐玄宗
曹全碑
邓石如
桂馥
礼器碑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泰山金刚经
桐柏庙碑
徐三庚
隶书-何绍基
隶书-何绍基
隶书-何绍基
隶书-何绍基
隶书-邓石如
隶书-邓石如
隶书-邓石如
隶书-邓石如
隶书-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