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
rú ㄖㄨˊ
◎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 到,往:如厕。
◎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与,和:“公如大夫入”。
◎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 表示举例:例如。
◎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 姓。
◎ 如
according to as as if for instance like such as
详细字义
◎ 如 rú
〈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词性变化
◎ 如 rú
〈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 如 rú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 如 rú
〈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①][rú]
[《廣韻》人諸切,平魚,日。]
[《廣韻》人恕切,去御,日。]
(1)随顺;依照。
(2)像;如同。
(3)及,比得上。
(4)往,去。
(5)遭遇,际遇。
(6)奈。
(7)相敌;抵挡。
(8)应当。
(9)不如。
(10)犹乃,是。
(11)农历二月的别称。
(12)表示举例。
(13)通“汝”。尔,你。
(14)通“挐”。交错。
(15)副词。将要。
(16)副词。犹乃,这才,然后。
(17)介词。于。
(18)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假如,如果。
(19)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而;就。
(20)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至于;却。
(21)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和,与。
(22)连词。表示选择关系。或者。
(23)形容词后缀。犹然。
(24)吐蕃国之行政单位名。
(25)佛教语。实相,如实之相。谓平等不变的理体。
(26)姓。三国时有如淳。见唐颜师古《〈汉书〉叙例》。
[上古音]:鱼部日母,njia
[广 韵]:人諸切,上平9魚,rú,遇開三平魚日
[平水韵]:上平六鱼·去声六御
[唐 音]:*njiu
[国 语]:rú
[粤 语]:jyu4
[闽南语]:ji5,ju5,na2,na7
赵之谦
虞世南
虞世南
张猛龙碑
沈尹默
赵孟頫三门记体
褚遂良
柳公权
褚遂良
高贞碑
李超墓志
欧阳询
太妃侯造像
王献之
颜真卿
颜真卿
杨大眼造像
元珍墓志
赵孟頫
柳公权
魏碑
魏碑
颜真卿多宝塔体
智永
沈尹默小字
褚遂良
欧阳询
欧阳询
颜家庙碑
张即之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陆柬之
欧阳询
蔡京
董其昌
董其昌
皇象
黄庭坚
解缙
敬世江
李怀琳
柳公权
米芾
米芾
清人
宋克
宋濂
王铎
王铎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献之
文彦博
文征明
徐伯清
徐浩
俞和
赵构
赵孟頫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王壮为
王壮为
郑板桥
郑板桥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智永
伯远帖
毛爷爷
蔡卞
陈淳
贺知章
怀素
怀素
黄庭坚
皇象
揭傒斯
黄慎
解缙
敬世江
康里子山
陆游
司马睿
李邕
李隆基
柳公权
宋克
宋克
苏轼
孙过庭
孙过庭
李世民
孙过庭
索靖
空海
王敦
王铎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献之
王献之
王珣
文征明
鲜于枢
小野道风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徐伯清
薛绍彭
颜真卿
羊欣
姚绶
赵佶
赵子昂
智永
傅山
傅山
傅山
隶书-伊秉绶
隶书-伊秉绶
隶书-伊秉绶
曹全碑
唐玄宗
陈鸿寿
邓传密
何绍基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
吴让之
伊秉绶
张祖翼
隶书-邓石如
隶书-邓石如
隶书-金农
隶书-金农
隶书-金农
隶书-金农
隶书-金农
隶书-何绍基
隶书-何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