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的意思

《庸》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庸的基本信息

庸的笔画顺序

庸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庸》字同部首汉字

含《庸》的成语

基本解释


yōng  ㄩㄥˉ
◎ 平常,不高明的:平庸。庸医。庸言。庸俗。庸人。昏庸。庸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庸夫。庸暗(平凡,愚昧)。庸庸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 需要:无庸细述。无庸讳言。
◎ 岂,怎么:庸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
◎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庸调。
◎ 功劳:庸绩(功绩)。
◎ 古同“佣”,雇佣。

英文翻译


commonplace   mediocre   second-rat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yōng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 同本义 [need;adopt]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3)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4)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5) 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
(6) 任用 [employ]
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清· 顾炎武《日知录》
(7) 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
(8) 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be hired]
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9) 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
(10) 酬其功劳 [reward]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
(11) 又如:庸勋(酬劳有功的人)
词性变化
yōng 
〈形〉
(1) 平常 [commonplace]
庸,常也。——《尔雅》
此庸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恒丝庸帛。——《论衡·量知》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2) 又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
(3) 平庸 [mediocre]
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汉书·薛宣传》
(4) 又如:庸庸碌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庸涩(平庸晦涩);庸下(平庸低下);庸懦(平庸懦弱);庸伍(才识平庸之辈);庸臣(平庸之臣);庸朽(庸下衰朽);庸主(平庸的君主);庸君(平庸之君;昏君);庸鄙(平庸鄙俗);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庸儒(平庸的儒者)
(5) 庸俗,庸鄙 [vulgar]。如: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庸狡(庸鄙而奸滑);庸塞(庸鄙不通);庸遴(庸鄙贪吝)
(6) 昏庸,庸下 [mediocre and stupid]
不有乱常,则多庸暗。——《晋书·惠帝纪论》
(7) 又如:庸暗(昏庸愚昧);庸朽(庸下衰朽)
(8) 浅陋 [meagre]。如:庸医杀人(医生的医术低劣,致误投药物而使人丧命);庸奴(见识浅陋之人。含有鄙夷之意);庸妄(浅陋妄为);庸昧(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常用作谦词)
yōng 
〈名〉
(1) 功勋 [merit]
现克一堡之庸,酬通侯之锡者,又何若不伦?——清· 魏源《圣武记》
(2) 又如:庸功(庸伐,庸勋,庸绩。功勋;功绩);庸器(古代铭功的铜器)
(3) 受雇用的人 [hired man]
庸人訾厉。——《管子·入国》
取庸而强饭之。——《淮南子·缪称》
(4) 又如:庸保(受雇充任杂役的人);庸仆(佣工、仆役)
(5) 劳苦 [toil]
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诗·王风》
(6) 受雇者的工钱 [wage]
写书取庸自给。——《新唐书》
(7) 又如:庸钱(工资)
(8) 古国名,在今湖北省 [Yong state]
庸蜀之南。——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姓
yōng 
〈副〉
(1) 或许,大概 [perhaps]
虽王之国,庸独利乎?——《汉书》
(2) 怎么 [how]。表示反问。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
(3) 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 [could it be said that…]
庸非昔日之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庸知其年之先后。——唐· 韩愈《师说》

汉语字典

[①][yōng]
[《廣韻》餘封切,平鍾,以。]
(1)用。采用。
(2)用。任用。
(3)用。需要。
(4)功勋。
(5)劳苦。
(6)酬其功劳。
(7)后多作“傭”。受雇。
(8)后多作“傭”。受雇用的劳动力。
(9)后多作“傭”。受雇者的工钱。
(10)更代。
(11)隋唐时期赋役法规定,成丁者每年服役二十日,若不服役则每日须纳绢数尺,谓之“庸”。
(12)平常。
(13)引申为平凡,平庸。
(14)常人;众人。
(15)大钟。后作“鏞”。
(16)城垣,墙。后作“墉”。
(17)倦。后作“慵”。
(18)水沟。
(19)副词。大概;或许。犹殆。
(20)副词。岂,难道。
(21)副词。立即,立刻。
(22)副词。经常,常常。
(23)介词。由,从。
(24)介词。按,依照。
(25)介词。因此。
(26)连词。于是,就。
(27)连词。以,而。
(28)通“容”。隐蔽。
(29)通“頌”。置于西方之磬。
(30)通“訟”。
(31)通“融”。明。
(32)通“閻”。
(33)通“燄”。火苗。
(34)古国名。都上庸(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春秋时为楚国所灭。
(35)姓。汉代有庸谭。见《後汉书·儒林传·孙期》。

音韵参考

[上古音]:东部喻四母,jiong
[广 韵]:餘封切,上平3鍾,yóng,通開三平鍾以
[平水韵]:上平二冬
[唐 音]:iong
[国 语]:yōng,yóng
[粤 语]:jung4
[闽南语]:iong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下】【广字部】 庸;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347第30
〔古文〕

康熙字典第347页图片

  • 柳公权的庸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庸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庸字楷书

    沈尹默

  • 沈尹默的庸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庸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之谦的庸字楷书

    赵之谦

  • 魏碑的庸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庸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张猛龙碑的庸字楷书

    张猛龙碑

  • 褚遂良的庸字楷书

    褚遂良

  • 符璘碑的庸字楷书

    符璘碑

  • 陆柬之的庸字楷书

    陆柬之

  • 水岛修三的庸字楷书

    水岛修三

  • 颜真卿的庸字楷书

    颜真卿

  • 张裕钊的庸字楷书

    张裕钊

  • 智永的庸字楷书

    智永

  • 智永的庸字楷书

    智永

  • 欧阳询的庸字楷书

    欧阳询

  • 褚遂良的庸字楷书

    褚遂良

  • 褚遂良的庸字楷书

    褚遂良

  • 颜家庙碑的庸字楷书

    颜家庙碑

  • 张即之的庸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庸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庸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陆柬之的庸字行书

    陆柬之

  • 欧阳询的庸字行书

    欧阳询

  • 揭傒斯的庸字行书

    揭傒斯

  • 敬世江的庸字行书

    敬世江

  • 康里子山的庸字行书

    康里子山

  • 李邕的庸字行书

    李邕

  • 孙过庭的庸字行书

    孙过庭

  • 孙虔礼的庸字行书

    孙虔礼

  • 汪应辰的庸字行书

    汪应辰

  • 王铎的庸字行书

    王铎

  • 王羲之的庸字行书

    王羲之

  • 岩谷一六的庸字行书

    岩谷一六

  • 赵孟頫的庸字行书

    赵孟頫

  • 赵孟頫的庸字行书

    赵孟頫

  • 郑板桥的庸字行书

    郑板桥

  • 王壮为的庸字行书

    王壮为

  • 王壮为的庸字行书

    王壮为

  • 王壮为的庸字行书

    王壮为

  • 郑板桥的庸字行书

    郑板桥

  • 王铎的庸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庸字草书

    毛爷爷

  • 智永的庸字草书

    智永

  • 怀素的庸字草书

    怀素

  • 怀素的庸字草书

    怀素

  • 揭傒斯的庸字草书

    揭傒斯

  • 解缙的庸字草书

    解缙

  • 敬世江的庸字草书

    敬世江

  • 欧阳询的庸字草书

    欧阳询

  • 沈粲的庸字草书

    沈粲

  • 徐伯清的庸字草书

    徐伯清

  • 徐伯清的庸字草书

    徐伯清

  • 赵构的庸字草书

    赵构

  • 赵子昂的庸字草书

    赵子昂

  • 智永的庸字草书

    智永

  • 傅山的庸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庸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庸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伊秉绶的庸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伊秉绶的庸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衡方碑的庸字隶书

    衡方碑

  • 邓石如的庸字隶书

    邓石如

  • 桂馥的庸字隶书

    桂馥

  • 居延简的庸字隶书

    居延简

  • 马王堆帛书的庸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马王堆帛书的庸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马王堆帛书的庸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马王堆帛书的庸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隶书-金农的庸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金农的庸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庸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庸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何绍基的庸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邓传密的庸字篆书

    邓传密

  • 邓传密的庸字篆书

    邓传密

  • 邓石如的庸字篆书

    邓石如

  • 古人的庸字篆书

    古人

  • 虢季子白盘的庸字篆书

    虢季子白盘

  • 汉印的庸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庸字篆书

    汉印

  • 毛公鼎的庸字篆书

    毛公鼎

  • 平安君鼎的庸字篆书

    平安君鼎

  • 钱君匋的庸字篆书

    钱君匋

  • 三体石经的庸字篆书

    三体石经

  • 上官鼎的庸字篆书

    上官鼎

  • 石鼓文的庸字篆书

    石鼓文

  • 说文解字的庸字篆书

    说文解字

  • 吴大澄的庸字篆书

    吴大澄

  • 吴让之的庸字篆书

    吴让之

  • 谢庸的庸字篆书

    谢庸

  • 召伯虎敦的庸字篆书

    召伯虎敦

  • 赵孟頫的庸字篆书

    赵孟頫

  • 中山王鼎的庸字篆书

    中山王鼎

  • 周彝的庸字篆书

    周彝

  • 邓传密的庸字篆书

    邓传密

  • 邓石如的庸字篆书

    邓石如

  • 吴大澄的庸字篆书

    吴大澄

  • 吴让之的庸字篆书

    吴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