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的意思

《律》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律的基本信息

律的笔画顺序

律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律》字同部首汉字

含《律》的成语

基本解释


lǜ   ㄌㄩˋ
◎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 约束:律己。
◎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 姓。

英文翻译


law   restrain   rul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ǜ 
〈名〉
(1) (形声。从彳( chì),聿( 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law]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a series of standard bamboo tuning pitch-pipes used in ancient music]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temperament]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lüshi]。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discipline]。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grade in ancient rank of nodility]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season and climate]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词性变化
lǜ 
〈动〉
(1) 约束 [restrain]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follow]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beat;hit]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lǜ 
〈形〉
(1) 高 [high]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汉语字典

[①][bù]
[《廣韻》分勿切,入物,非。]
(1)无,没有。
(2)非,不是。
(3)不到,未。
(4)副词。表否定。
(5)副词。表禁止。勿,不要。
(6)副词。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7)副词。方言。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
(8)副词。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
(9)副词。“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名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10)副词。跟“便”“就”搭用,表示选择。
(11)副词。方言。不用;不要(限用于某些套语)。
(12)助词。无义。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
(13)助词。无义。表示反问语气。
(14)通“丕”。大。
[②][fǒu]
[《廣韻》方久切,上有,非。]
同“否1”。
[③][fōu]
[《廣韻》甫鳩切,平尤,非。]
姓。汉有不疑。见《後汉书·皇甫规传》。
[④][fū]
[《集韻》風無切,平虞,非。]
花蒂。
[⑤][pǐ]
[《韻补》補美切,上紙]
通“否2”。
(1)邪僻。
(2)鄙,不敬重。

音韵参考

[上古音]:之部帮母,p?
[广 韵]:甫鳩切,下平18尤,fōu,流開三平尤幫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入声五物
[唐 音]:*bi?t,bi?t
[国 语]:bù,fǒu,fōu
[粤 语]:bat1fau2
[闽南语]:hm7,put4,m3,m7

  • 柳公权的律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律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律字楷书

    沈尹默

  • 赵之谦的律字楷书

    赵之谦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律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魏碑的律字楷书

    魏碑

  • 褚遂良的律字楷书

    褚遂良

  • 柳公权的律字楷书

    柳公权

  • 褚遂良的律字楷书

    褚遂良

  • 柳公权的律字楷书

    柳公权

  • 欧阳询的律字楷书

    欧阳询

  • 颜真卿的律字楷书

    颜真卿

  • 虞世南的律字楷书

    虞世南

  • 赵孟頫的律字楷书

    赵孟頫

  • 张猛龙碑的律字楷书

    张猛龙碑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律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智永的律字楷书

    智永

  • 欧阳询的律字楷书

    欧阳询

  • 褚遂良的律字楷书

    褚遂良

  • 张即之的律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律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律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陆柬之的律字行书

    陆柬之

  • 欧阳询的律字行书

    欧阳询

  • 褚遂良的律字行书

    褚遂良

  • 冯子振的律字行书

    冯子振

  • 敬世江的律字行书

    敬世江

  • 李邕的律字行书

    李邕

  • 清人的律字行书

    清人

  • 邵二泉的律字行书

    邵二泉

  • 宋克的律字行书

    宋克

  • 王羲之的律字行书

    王羲之

  • 赵孟頫的律字行书

    赵孟頫

  • 王壮为的律字行书

    王壮为

  • 王铎的律字行书

    王铎

  • 郑板桥的律字行书

    郑板桥

  • 毛爷爷的律字草书

    毛爷爷

  • 智永的律字草书

    智永

  • 怀素的律字草书

    怀素

  • 怀素的律字草书

    怀素

  • 敬世江的律字草书

    敬世江

  • 沈粲的律字草书

    沈粲

  • 宋克的律字草书

    宋克

  • 孙过庭的律字草书

    孙过庭

  • 徐伯清的律字草书

    徐伯清

  • 徐伯清的律字草书

    徐伯清

  • 智永的律字草书

    智永

  • 傅山的律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律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律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曹全碑的律字隶书

    曹全碑

  • 唐玄宗的律字隶书

    唐玄宗

  • 桂馥的律字隶书

    桂馥

  • 何绍基的律字隶书

    何绍基

  • 简牍的律字隶书

    简牍

  • 居延简的律字隶书

    居延简

  • 马王堆帛书的律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马王堆帛书的律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马王堆帛书的律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隶书-金农的律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金农的律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律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律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帛书的律字篆书

    帛书

  • 程荃的律字篆书

    程荃

  • 邓石如的律字篆书

    邓石如

  • 汉简的律字篆书

    汉简

  • 汉简的律字篆书

    汉简

  • 汉匜的律字篆书

    汉匜

  • 汉匜的律字篆书

    汉匜

  • 汉印的律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律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律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律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律字篆书

    汉印

  • 何绍基的律字篆书

    何绍基

  • 嘉量的律字篆书

    嘉量

  • 嘉量的律字篆书

    嘉量

  • 吴大澂的律字篆书

    吴大澂

  • 新莽铜权的律字篆书

    新莽铜权

  • 新莽铜权的律字篆书

    新莽铜权

  • 杨沂孙的律字篆书

    杨沂孙

  • 乙亥鼎的律字篆书

    乙亥鼎

  • 乙且卣的律字篆书

    乙且卣

  • 曾纪泽的律字篆书

    曾纪泽

  • 赵孟頫的律字篆书

    赵孟頫

  • 邓石如的律字篆书

    邓石如

  • 杨沂孙的律字篆书

    杨沂孙

  • 曾纪泽的律字篆书

    曾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