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
jǐng ㄐㄧㄥˇ
◎ 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
◎ 情况,状况:景象。景况。年景。
◎ 佩服,敬慕:景仰。景慕。
◎ 高,大:景行(xíng )。
◎ 姓。
◎ 景
scape
详细字义
◎ 景 jǐng
〈名〉
(1)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2) 同本义 [sunlight]
景,日光也。——《说文》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四时和谓之景风。——《尔雅》
南方景风。——《广雅》。按,犹日光风也。
日出天而耀景。——江淹《别赋》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文选·张载·七哀诗》
流景曜之韡晔。——张衡《西京赋》
景翳翳以将入。——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至若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景曜(光彩);景光(亮光);景焕(光彩照射);景辉(光辉)
(4) 太阳 [sun]。如:景夕(黄昏;天黑);景纬(日与星);景西(太阳西斜)
(5) 风景,景致 [landscape]
四时之景不同。——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正则无景。——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景状益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山水必自实景。
(6) 又如:西湖十景;景儿(风景画);景候(不同时候的景象);景澄(风景清明);景趣(由景色而生的情趣);景语(诗词中描写景物的文字);景概(景观);秋景;晚景;夜景
(7) 布景 [setting;flats]。如:内景;舞台背景;换景
(8) 时光 [time]。如:景刻(时间);景光(光阴;光景);景迈(时间太晚,过时);景旦(指冬至日)
(9) 剧本的一幕中因布景不同而划分的段落 [scene]。如:第二幕第一景
(10) 景象;情况 [view; circumstances]
晚景之计如何?——《琵琶记》
(11) 古代出门御尘的罩衣 [gown]
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仪礼》
(12) 钟乳,即钟面上隆起的部分 [swell on bell surface]
(13) 中国山名 [Jing mountain]
(14) 指河北省邯郸县境的景山
(15) 指河南省景山
(16) 姓
词性变化
◎ 景 jǐng
〈动〉
(1) 仰慕 [admire;respect]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李白《与韩荆州书》
(2) 又如:景伏(敬仰信服);景企(景仰企慕);景附(旧附,随从);景从(比喻紧密追随);景佩(仰慕佩服)
◎ 景 jǐng
〈形〉
(1) 大的 [great]
景星者,大星也。——《白虎通·封禅》
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景业(大勋业。多指帝位);景福(大福);景山(大山;高山);景功(大功);景员(广大的疆域。员:幅员,疆界)
(3) 祥瑞 [lucky]
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期。——《汉书·武帝纪》
(4) 又如:景光(瑞祥的光气。也指恩德);景云(瑞祥的云气);景瑞(吉兆)
(5) 高 [high]。如: 景行(崇高光明的德行);景望(崇高的声望)
[①][jǐng]
[《廣韻》居影切,上梗,見。]
(1)亮光;日光。
(2)指太阳。
(3)光明。
(4)景象;情况。
(5)风景,景致。
(6)戏剧电影的布景和摄影棚外的景物。
(7)剧本一幕中因布景不同而划分的段落。
(8)时光。
(9)大。
(10)仰慕。
(11)祥瑞。参见“景雲”。
(12)古代出门御尘的外衣。后作“中景”。
(13)钟乳,钟面上隆起的部分。
(14)唐人避唐高祖李渊父李昞讳,以景为“丙”。
(15)通“京”。
(16)姓。战国楚有景差。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yǐng]
[《集韻》於境切,上梗,影。]
“影1”的古字。
后多作“影”。影子;阴影。《诗·鄘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景。”孔颖达疏:“汎汎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礙。”一说,通“憬”。远行的样子。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
[上古音]:阳部見母,kyang
[广 韵]:居影切,上38梗,jǐng,梗開三上庚見
[平水韵]:上声二十三梗
[唐 音]:*gi??ng,*qi??ng
[国 语]:jǐng,yǐng
[粤 语]:ging2jing2
[闽南语]:keng2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张即之
行书-集字圣教序
行书-集字圣教序
陆柬之
欧阳询
董其昌
杜牧
高士奇
黄庭坚
近人
敬世江
康有为
李世民
柳公权
陆柬之
米芾
米芾
米芾
裴英淑
沈周
宋人
苏轼
唐人
王铎
王羲之
王羲之
文征明
武则天
薛绍彭
颜真卿
张凤翼
赵构
朱耷
郑板桥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