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的意思

《枣》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枣的汉字图片

枣的基本信息

枣的笔画顺序

枣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枣》字同部首汉字

含《枣》的成语

基本解释


(棗)
zǎo  ㄗㄠˇ
◎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英文翻译


Chinese dat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棗 zǎo 
〈名〉
(1) (会意。从双朿( cì)。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2) 同本义 [jujube;Chinese date]
枣,羊枣也。——《说文》
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尔雅》
衣巾落枣花。——宋· 苏轼《浣溪沙》
(3) 枣树所结的果实 [date]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梨栗枣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枣核(枣子的核);枣菜(枣子与蔬菜);枣脯(枣子制成的果干);枣榛(枣子与榛子);枣实(枣子);枣蔬(枣子与蔬菜)

汉语字典

[①][zǎo]
[《廣韻》子晧切,上晧,精。]
亦作“栆1”。“枣1”的繁体字。
(1)木名。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有直立或钩状刺,叶子卵形或长圆形。聚伞花序,小花,呈黄绿色,有花盘,多蜜。结核果,鲜嫩时黄色,成熟后紫红色,卵形、长圆形或球形,味甘甜,可食,亦供药用。木材坚硬,可供雕刻,或作车船、家具等。
(2)枣树的果实。
(3)姓。晋有枣据。见《晋书》本传。

音韵参考

[上古音]:宵部精母,tz?
[平水韵]:上声十九皓
[国 语]:zǎo
[粤 语]:zou2
[闽南语]:cho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棗;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517第01
〔古文〕

康熙字典第517页图片

  • 虞世南的枣字楷书

    虞世南

  • 魏碑的枣字楷书

    魏碑

  • 沈尹默的枣字楷书

    沈尹默

  • 赵之谦的枣字楷书

    赵之谦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枣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枣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枣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颜真卿的枣字楷书

    颜真卿

  • 颜真卿的枣字楷书

    颜真卿

  • 张猛龙碑的枣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智永的枣字楷书

    智永

  • 行书-米芾的枣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米芾的枣字行书

    行书-米芾

  • 张即之的枣字行书

    张即之

  • 董其昌的枣字行书

    董其昌

  • 董其昌的枣字行书

    董其昌

  • 汇编的枣字行书

    汇编

  • 敬世江的枣字行书

    敬世江

  • 苏轼的枣字行书

    苏轼

  • 王羲之的枣字行书

    王羲之

  • 维则的枣字行书

    维则

  • 杨溥的枣字行书

    杨溥

  • 赵孟頫的枣字行书

    赵孟頫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枣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郑板桥的枣字行书

    郑板桥

  • 王壮为的枣字行书

    王壮为

  • 王铎的枣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枣字草书

    毛爷爷

  • 邓文原的枣字草书

    邓文原

  • 傅山的枣字草书

    傅山

  • 敬世江的枣字草书

    敬世江

  • 徐伯清的枣字草书

    徐伯清

  • 赵子昂的枣字草书

    赵子昂

  • 傅山的枣字草书

    傅山

  • 邓石如的枣字隶书

    邓石如

  • 伊秉绶的枣字隶书

    伊秉绶

  • 隶书-伊秉绶的枣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金农的枣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枣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枣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古人的枣字篆书

    古人

  • 吴大澄的枣字篆书

    吴大澄

  • 现代方去疾的枣字篆书

    现代方去疾

  • 徐三庚的枣字篆书

    徐三庚

  • 赵叔孺的枣字篆书

    赵叔孺

  • 吴大澄的枣字篆书

    吴大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