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的意思

《桓》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桓的基本信息

桓的笔画顺序

桓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桓》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huán   ㄏㄨㄢˊ
◎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桓表。
◎ 大:桓治(大治)。
◎ 〔桓桓〕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huán 
〈名〉
(1) (形声。从木,亘( xuān)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2) 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pillar]
桓,亭邮表也。——《说文》
三家视桓楹。——《礼记·檀弓》。注:“四植谓之桓。”
公执桓圭。——《周礼·大宗伯》。注:“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
(3) 又如:桓楹(古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桓表(即华表)
(4) 木名。即无患木 [Chinese soapberry]。叶似柳,皮黄白色
(5) 水名。即今白龙江 [Huanshui River]。发源于甘肃省西倾山
(6) 山名 [Huanshan Mountai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如:桓山之泣(谓家人离散的悲痛);桓山鸟(喻离别的痛苦)
词性变化
huán 
〈形〉
(1) 大 [big]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传:“大也。”
(2) 又如:桓蒲(祭祀用的大蒲席);桓拨(谓大治)

汉语字典

[①][huán]
[《廣韻》胡官切,平桓,匣。]
亦作“亘3”。
(1)表柱。原指古时邮亭旁作为表识的柱子,后泛指寺、墓、桥、城门等处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2)指门扇内面两边固定门闩的直木。
(3)大。参见“桓撥”。
(4)盘桓。
(5)忧虑。
(6)见“桓桓”。
(7)水名。即今白龙江。发源于甘肃省岷县。
(8)山名。
(9)木名。即无患木。传说此木为众鬼所畏,取为器用,辟恶气,镇邪。
(10)姓。汉代有桓谭。

音韵参考

[广 韵]:胡官切,上平26桓,huán,山合一平桓匣
[平水韵]:上平十四寒
[唐 音]:huɑn
[国 语]:huán
[粤 语]:wun4
[闽南语]:hoa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桓;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526第0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康熙字典第526页图片

  • 柳公权的桓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桓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桓字楷书

    沈尹默

  • 赵之谦的桓字楷书

    赵之谦

  • 魏碑的桓字楷书

    魏碑

  • 魏碑的桓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桓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褚遂良的桓字楷书

    褚遂良

  • 柳公权的桓字楷书

    柳公权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桓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张猛龙碑的桓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智永的桓字楷书

    智永

  • 欧阳询的桓字楷书

    欧阳询

  • 颜家庙碑的桓字楷书

    颜家庙碑

  • 张即之的桓字行书

    张即之

  • 王壮为的桓字行书

    王壮为

  • 行书-米芾的桓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桓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陆柬之的桓字行书

    陆柬之

  • 欧阳询的桓字行书

    欧阳询

  • 何绍基的桓字行书

    何绍基

  • 褚遂良的桓字行书

    褚遂良

  • 王铎的桓字行书

    王铎

  • 王羲之的桓字行书

    王羲之

  • 董其昌的桓字行书

    董其昌

  • 明人的桓字行书

    明人

  • 王羲之的桓字行书

    王羲之

  • 王羲之的桓字行书

    王羲之

  • 赵孟頫的桓字行书

    赵孟頫

  • 赵孟頫的桓字行书

    赵孟頫

  • 智永的桓字行书

    智永

  • 郑板桥的桓字行书

    郑板桥

  • 王铎的桓字行书

    王铎

  • 王铎的桓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桓字草书

    毛爷爷

  • 智永的桓字草书

    智永

  • 怀素的桓字草书

    怀素

  • 黄慎的桓字草书

    黄慎

  • 沈粲的桓字草书

    沈粲

  • 孙过庭的桓字草书

    孙过庭

  • 王羲之的桓字草书

    王羲之

  • 王羲之的桓字草书

    王羲之

  • 王羲之的桓字草书

    王羲之

  • 鲜于枢的桓字草书

    鲜于枢

  • 徐伯清的桓字草书

    徐伯清

  • 王献之的桓字草书

    王献之

  • 赵构的桓字草书

    赵构

  • 赵佶的桓字草书

    赵佶

  • 赵子昂的桓字草书

    赵子昂

  • 傅山的桓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桓字草书

    傅山

  • 傅山的桓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桓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衡方碑的桓字隶书

    衡方碑

  • 邓石如的桓字隶书

    邓石如

  • 马王堆帛书的桓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张表碑的桓字隶书

    张表碑

  • 隶书-金农的桓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桓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邓石如的桓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桓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何绍基的桓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陈公因敦的桓字篆书

    陈公因敦

  • 古人的桓字篆书

    古人

  • 汉印的桓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桓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桓字篆书

    汉印

  • 齐侯盂的桓字篆书

    齐侯盂

  • 齐侯钟的桓字篆书

    齐侯钟

  • 齐侯钟的桓字篆书

    齐侯钟

  • 说文解字的桓字篆书

    说文解字

  • 吴大澄的桓字篆书

    吴大澄

  • 钱君匋的桓字篆书

    钱君匋

  • 徐三庚的桓字篆书

    徐三庚

  • 仰嘉祥的桓字篆书

    仰嘉祥

  • 赵孟頫的桓字篆书

    赵孟頫

  • 说文解字的桓字篆书

    说文解字

  • 吴大澄的桓字篆书

    吴大澄

  • 徐三庚的桓字篆书

    徐三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