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
méi ㄇㄟˊ
◎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梅花。梅子。
◎ 姓。
◎ 梅
plum
详细字义
◎ 梅
楳、槑 méi
〈名〉
(1) (形声。从木,每声。本义:楠木)
(2) 同本义 [nanmu ( Phoebe zhennan )]
其木多梅梓。——《山海经·中山经》
有条有梅。——《诗·秦风·终南》
墓门有梅。——《诗·陈风·墓门》。按,子青不可食。
(3) 梅树 [Japanese apricot;plum]。蔷薇科,落叶乔木,少有灌木。早春开花,后生叶芽。花以白色、淡红色为主。气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时为青色,成熟后一般呈黄色,味极酸
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山海经·中山经》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
(4) (梅:这里指梅的枝干。以……为固定结构,至今延用,在此可不译。以,介词;为,动词。直、正:直为不曲,正为不斜。欹:倾斜、歪。景:景致,文中指可供人观赏的形态。姿、景、态(形态),均为中性词,在文中均用作褒义词。则:就,承接连词)。又如:梅圃(种植梅树的园地);梅屏(成排如屏的梅树);梅溪(旁植梅树的溪水)
(5) 梅树的果实,称酸果,即酸梅子 [plum]
摽有梅。——《诗·召南·摽有梅》。陆疏:“杏类也。”
(6) 又如:梅仁(梅实之仁);梅瓜(以梅子汁腌制的瓜);梅汁(梅子制成的调味汁液或饮料);梅林止渴(犹言望梅止渴)
(7) 梅树的花 [plum blossom]。也指腊梅科的腊梅花。如:梅英(梅花);梅亭(观赏梅花的亭阁);梅骨(梅花的风骨)
(8) 节候名 [the rainy season]。如:梅天(梅雨时节的天气);梅月(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梅风(黄梅季节的风)
(9) 通“枚”。马鞭 [horsewhip]
穆王七梅,夫何为周流?——《楚辞·天问》
(10) 通“莓”。[berry]
入榛薄,食荐梅。——《淮南子·览冥》
(11) 姓
[①][méi]
[《廣韻》莫杯切,平灰,明。]
“坆1”的今字。亦作“栂1”。亦作“楳1”。亦作“槑1”。“某2”的今字。
(1)落叶乔木。种类很多。叶卵形,早春开花,以白色、淡红色为主,味清香。果球形,立夏后熟,生青熟黄,味酸,可生食,也用以制成蜜饯、果酱等食品。未熟果加工成乌梅,供药用。花供观赏。
(2)指梅花。也指腊梅科的腊梅花。
(3)指梅树的果实。可食,亦可用作调味品。
(4)指柟木。即楠木。
(5)谓盐梅。喻指宰辅重臣。
(6)指杨梅。
(7)悲酸貌。参见“梅目”。
(8)节候名。
(9)姓。
[上古音]:之部明母,mu?
[广 韵]:莫杯切,上平15灰,méi,蟹合一平灰明
[平水韵]:上平十灰
[唐 音]:*m?i
[国 语]:méi
[粤 语]:mui4
[闽南语]:boe5,m5,moai5,mui5
行书-米芾
行书-米芾
张即之
行书-集字圣教序
陆柬之
欧阳询
陈叔怀
董其昌
董其昌
丰坊
郭尚先
敬世江
林逋
楼钥
米芾
明人
苏轼
唐寅
王羲之
文征明
吴志淳
徐良
徐渭
张即之
赵孟頫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王壮为
郑板桥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
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