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的意思

《棘》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棘的基本信息

棘的笔画顺序

棘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棘》字同部首汉字

含《棘》的成语

基本解释


jí   ㄐㄧˊ
◎ 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棘。棘手(喻事情难办)。棘刺。棘针。
◎ 针形的刺:棘皮动物。
◎ 古同“戟”,兵器。

英文翻译


thor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í 
〈名〉
(1) (会意。从二-朿( 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2)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sour jujube]
棘,小枣丛生者。——《说文》
實于丛棘。——《易·坎》
园有棘。——《诗·魏风·园有桃》
伐棘枣以为矜。——《淮南子·兵略》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陆龟蒙《吴宫怀古》
(3) 又如:棘薪(指酸枣树已长成薪柴)
(4)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bramble]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
(6) 解剖结构上的一种刺状突起或齿状突起 [spina]。如:额棘;髂棘
(7) 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 [calthrops]
(8) 通“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 [halberd]
子都拔棘以逐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礼记·明堂位》
(9) 又如:棘门(宫门。即戟门。古代帝王宿处门口武士执戟或插戟于地守卫,称棘门)
(10) 中国地名 [Ji capital]
(11) 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
(12) 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
(13) 姓
词性变化
jí 
〈形〉
(1) 棱角整饬,锋刃锐利 [sharp]
仁失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诗·小雅·斯干》
(2) 办事艰难 [hard]
[尧曲]语其艰棘,未有如斯之甚也。—— 唐· 刘知几《史通》
(3) 通“亟”。急切,急迫 [urgently;earnestly]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文王有声》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诗·小雅·采薇》
(4) 通“瘠”。瘦弱;土地不肥沃 [barren;lean]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诗·桧风·素冠》
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吕氏春秋·任地篇》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汉语字典

[①][jí]
[《廣韻》紀力切,入職,見。]
(1)木名。即酸枣树。落叶灌木或乔木,枝上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核仁可入药,有健胃、安眠等作用。是华北地区常见的野生枣树。
(2)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3)刺,戳。
(4)指刺激。
(5)比喻艰难。
(6)棱角。
(7)古代群臣外朝时,立九棘为标帜,区别等级职位。
(8)见“棘棘”。
(9)通“亟”。危急,急迫。
(10)通“戟”。古兵器名。
(11)通“瘠”。瘠薄。
(12)古地名。春秋时鲁地。
(13)古地名。春秋时齐地。
(14)古地名。春秋时楚地。
(15)姓。春秋卫有棘子成。见《论语·颜渊》。

音韵参考

[上古音]:职部見母,ki?k
[广 韵]:紀力切,入24職,ji,曾開三入蒸見
[平水韵]:入声十三职
[唐 音]:*gi?k
[国 语]:jí
[粤 语]:gik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棘;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532第20
【唐韻】【集韻】【韻會】

康熙字典第532页图片

  • 柳公权的棘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棘字楷书

    虞世南

  • 魏碑的棘字楷书

    魏碑

  • 沈尹默的棘字楷书

    沈尹默

  • 赵之谦的棘字楷书

    赵之谦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棘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棘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棘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欧阳通的棘字楷书

    欧阳通

  • 颜真卿的棘字楷书

    颜真卿

  • 元珍墓志的棘字楷书

    元珍墓志

  • 张猛龙碑的棘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智永的棘字楷书

    智永

  • 行书-米芾的棘字行书

    行书-米芾

  • 张即之的棘字行书

    张即之

  • 黄庭坚的棘字行书

    黄庭坚

  • 敬世江的棘字行书

    敬世江

  • 李邕的棘字行书

    李邕

  • 楼钥的棘字行书

    楼钥

  • 米芾的棘字行书

    米芾

  • 米芾的棘字行书

    米芾

  • 米芾的棘字行书

    米芾

  • 苏轼的棘字行书

    苏轼

  • 张照的棘字行书

    张照

  • 赵孟頫的棘字行书

    赵孟頫

  • 赵孟頫的棘字行书

    赵孟頫

  • 赵慎的棘字行书

    赵慎

  • 郑板桥的棘字行书

    郑板桥

  • 郑板桥的棘字行书

    郑板桥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棘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黄庭坚的棘字行书

    黄庭坚

  • 郑板桥的棘字行书

    郑板桥

  • 王壮为的棘字行书

    王壮为

  • 王铎的棘字行书

    王铎

  • 王壮为的棘字行书

    王壮为

  • 王铎的棘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棘字草书

    毛爷爷

  • 草书韵会的棘字草书

    草书韵会

  • 邓文原的棘字草书

    邓文原

  • 韩道亨的棘字草书

    韩道亨

  • 敬世江的棘字草书

    敬世江

  • 徐伯清的棘字草书

    徐伯清

  • 张旭的棘字草书

    张旭

  • 赵子昂的棘字草书

    赵子昂

  • 傅山的棘字草书

    傅山

  • 邓石如的棘字隶书

    邓石如

  • 银雀山简的棘字隶书

    银雀山简

  • 隶书-伊秉绶的棘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何绍基的棘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金农的棘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棘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邓石如的棘字篆书

    邓石如

  • 吴大澄的棘字篆书

    吴大澄

  • 杨沂孙的棘字篆书

    杨沂孙

  • 邓石如的棘字篆书

    邓石如

  • 吴大澄的棘字篆书

    吴大澄

  • 杨沂孙的棘字篆书

    杨沂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