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的意思

《殳》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殳的基本信息

殳的笔画顺序

殳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殳》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shū   ㄕㄨˉ
◎ 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 戟柄。
◎ 古八体书之一:殳书(用于兵器上)。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shū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2) 同本义 [long pole]
殳,以杖殊人也。——《说文》。段注:“杖者,殳用积竹而无刃”。 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是也。殊,断也。”
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周礼》
授旅贲殳。——《周礼·司戈盾》
执殳而立于道左。——《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卫风·伯兮》
(3) 又如:殳仗(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4) 秦书八体之一 [Shu style]。如:殳书(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殳虫(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
(5) 姓

汉语字典

[①][shū]
[《廣韻》市朱切,平虞,禪。]
亦作“杸1”。
(1)古代兵器。杖属。以竹或木制成,八棱,顶端装有圆筒形金属,无刃。亦有装金属刺球,顶端带矛的。多用作仪仗。
(2)秦书八体之一。
(3)古代船尾用以控制方向的工具。
(4)姓。见《书·舜典》。

音韵参考

[上古音]:侯部禅三母,zjio
[广 韵]:市朱切,上平10虞,chú,遇合三平虞常
[平水韵]:上平七虞
[国 语]:shū
[粤 语]:syu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殳字部】 殳; 康熙笔画:4; 页码:页584第17
〔古文〕杸【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

康熙字典第584页图片

  • 虞世南的殳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殳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殳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之谦的殳字楷书

    赵之谦

  • 柳公权的殳字楷书

    柳公权

  • 魏碑的殳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殳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张猛龙碑的殳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智永的殳字楷书

    智永

  • 张即之的殳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殳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辨体的殳字行书

    辨体

  • 敬世江的殳字行书

    敬世江

  • 赵构的殳字行书

    赵构

  • 字汇的殳字行书

    字汇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殳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王壮为的殳字行书

    王壮为

  • 王壮为的殳字行书

    王壮为

  • 郑板桥的殳字行书

    郑板桥

  • 王铎的殳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殳字草书

    毛爷爷

  • 怀素的殳字草书

    怀素

  • 敬世江的殳字草书

    敬世江

  • 宋克的殳字草书

    宋克

  • 徐伯清的殳字草书

    徐伯清

  • 赵子昂的殳字草书

    赵子昂

  • 傅山的殳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殳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金农的殳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殳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殳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古鼎的殳字篆书

    古鼎

  • 汗简的殳字篆书

    汗简

  • 季良壶的殳字篆书

    季良壶

  • 季良壶的殳字篆书

    季良壶

  • 季良壶的殳字篆书

    季良壶

  • 吴大澄的殳字篆书

    吴大澄

  • 现代方去疾的殳字篆书

    现代方去疾

  • 仰嘉祥的殳字篆书

    仰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