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的意思

《汩》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汩的基本信息

汩的笔画顺序

汩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汩》字同部首汉字

含《汩》的成语

基本解释


gǔ  ㄍㄨˇ
◎ 水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 治理,疏通:决汩九川。
◎ 扰乱:“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
◎ 涌出的泉水。
◎ 沉没():汩没()。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ǔ 
〈动〉
(1) (形声。从水,曰( yuè)声。本义:治水,疏通)
(2) 同本义 [regulate rivers and watercourses]
汩,治水也。——《说文》
决汩九川。——《国语·周语》
不住汩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3) 又如:汩鸿(治理洪水);汩越(治理)
(4) 发咯咯声 [gurgle],发出一种近似液体流动的声音。如:崩云霄雨,沥沥汩汩
词性变化
gǔ 
〈动〉
(1) 弄乱;扰乱 [disorder]
我闻在昔,鲧洪水,汩陈其五行。——《书·洪范》
与汩俱出。——《庄子·达生》
(2) 又如:汩乱(扰乱,混乱);汩湮(惑乱湮灭);汩陈(错乱陈列);汩和(扰乱和气);汩泥(搅浑泥沙)
(3) 沉迷 [indulge;wallow]。如:汩溺(沉迷;迷惑);汩丧(沦丧);汩振(沦落;没落)
(4) 淹没;湮灭 [submerge;flood]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李白《日出入行》
(5) 又如:汩灭(形迹、印象等消灭;磨灭);汩漱(淹没冲刷);汩暗(湮没不明)
gǔ 
〈象〉
(1) 汩都都(水流声);汩碌碌(象声词。多形容转动声)
(2) 另见 yù 
基本词义
yù 
〈形〉
(1) 疾行 [rapid]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楚辞》。王逸注:“汩,去貌,疾若水流也。”
(2) 又如:汩汩(水急流的样子);汩徂(疾行);汩话(水疾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越(水涌的样子)
(3) 另见 gǔ 

汉语字典

[①][gǔ]
[《廣韻》古忽切,入没,見。]
(1)治水。亦泛指治。
(2)乱;扰乱。
(3)搅浑。
(4)引申为混浊。
(5)沉迷。
(6)淹没;湮灭。
(7)象声词。参见“汩汩”。
[②][yù]
[《廣韻》于筆切,入質,云。]
(1)疾行。
(2)光洁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汩磑磑以璀璨,赫燡燡而爥坤。”李善注:“汩,浄貌。”一说,高峻貌,见李周翰注。
(3)深水。
(4)语助词。用同“聿”。
[③][hú]
[《集韻》胡骨切,入,匣。]
涌波。

音韵参考

[广 韵]:古忽切,入11沒*,gu,臻合一入魂見
[平水韵]:入声四质·入声六月·入声十二锡
[唐 音]:gu?t
[国 语]:gǔ,yù,hú
[粤 语]:gwat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汩; 康熙笔画:8; 页码:页607第11
【唐韻】于筆切【集韻】【韻會】越筆切,

康熙字典第607页图片

  • 虞世南的汩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汩字楷书

    沈尹默

  • 赵之谦的汩字楷书

    赵之谦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汩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汩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魏碑的汩字楷书

    魏碑

  • 张猛龙碑的汩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智永的汩字楷书

    智永

  • 欧阳询的汩字楷书

    欧阳询

  • 王铎的汩字行书

    王铎

  • 郑板桥的汩字行书

    郑板桥

  • 张即之的汩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汩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汩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王壮为的汩字行书

    王壮为

  • 毛爷爷的汩字草书

    毛爷爷

  • 徐伯清的汩字草书

    徐伯清

  • 傅山的汩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汩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金农的汩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汩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汩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方去疾的汩字篆书

    方去疾

  • 林时九的汩字篆书

    林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