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的意思

《沱》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沱的基本信息

沱的笔画顺序

沱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沱》字同部首汉字

含《沱》的成语

基本解释


tuó  ㄊㄨㄛˊ
◎ 可以停船的水湾(多用于地名):石盘沱;金钢沱(均在中国四川省)。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沲 tuó 
〈名〉
(1) (形声。从水,它声。本义:江水支流的通名)
(2) 同本义 [tributary]
沱,江别流也。——《说文》
(3) 又如:沱汜(泛指江水支流)
(4) 可以停船的水湾 [arm;small bay in a river]。多用于地名。四川省有朱家沱、石盘沱等
(5) 沱江 [Tuo River]。长江的支流,在四川省
词性变化
tuó 
〈形〉
(1) 恸哭的,泪如雨下的 [wailing]
出涕沱若,戚嗟若。——《易·离》
(2) 大雨瓢泼的样子 [rainy]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唐· 韩愈《读东方朔杂事》

汉语字典

[①][tuó]
[《廣韻》徒河切,平歌,定。]
亦作“池2”。亦作“沲1”。
(1)江水支流的通称。
(2)大雨貌。
(3)泪垂貌。参见“沱若”。
(4)可以停船的水湾。多用于地名。四川省有朱家沱、石盘沱等。
(5)古水名。《书·禹贡》荆梁二州下皆有“沱潛既道”之语。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记载有二:一在今四川省郫县西南,一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西南。前者即今郫江前身,一说,即今毗河。后者当今何水无考。
[②][duò]
[《廣韻》徒可切,上哿,定。]
亦作“沲2”。
见“淡沲”。
[③][chí]
[《集韻》陳知切,平支,澄。]
通“池1”。
护城河。

音韵参考

[上古音]:歌部定母,dai
[广 韵]:徒河切,下平7歌,tuó,果開一平歌定
[平水韵]:下平五歌·上声二十哿
[唐 音]:dhɑ
[国 语]:tuó,duò,chí
[粤 语]:to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沱; 康熙笔画:9; 页码:页613第07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唐何切【正韻】湯何切,

康熙字典第613页图片

  • 虞世南的沱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沱字楷书

    沈尹默

  • 柳公权的沱字楷书

    柳公权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沱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魏碑的沱字楷书

    魏碑

  • 张猛龙碑的沱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智永的沱字楷书

    智永

  • 赵之谦的沱字楷书

    赵之谦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沱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张即之的沱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沱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沱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吴昌硕的沱字行书

    吴昌硕

  • 王壮为的沱字行书

    王壮为

  • 郑板桥的沱字行书

    郑板桥

  • 王铎的沱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沱字草书

    毛爷爷

  • 王铎的沱字草书

    王铎

  • 徐伯清的沱字草书

    徐伯清

  • 傅山的沱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沱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金农的沱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沱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沱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曹公子池戈的沱字篆书

    曹公子池戈

  • 簋文的沱字篆书

    簋文

  • 汉印的沱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沱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沱字篆书

    汉印

  • 吴让之的沱字篆书

    吴让之

  • 现代方去疾的沱字篆书

    现代方去疾

  • 许连的沱字篆书

    许连

  • 赵之谦的沱字篆书

    赵之谦

  • 吴让之的沱字篆书

    吴让之

  • 许连的沱字篆书

    许连

  • 赵之谦的沱字篆书

    赵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