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的意思

《泰》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泰的基本信息

泰的笔画顺序

泰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泰》字同部首汉字

含《泰》的成语

基本解释


tài   ㄊㄞˋ
◎ 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 佳,美好:泰运。否()极泰来。
◎ 极:泰西(旧指欧洲)。
◎ 骄纵,傲慢: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 通:天地交泰。

英文翻译


peaceful   saf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tài 
〈形〉
(1) (形声)
(2) 同本义 [slippery]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安定平和 [peaceful]
泰,安也。——《字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以祈国泰民安。——吴自牧《梦梁录》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处之泰然也。——《元史·许衡传》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时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国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国泰政通)
(5) 奢侈 [luxurious]
泰,侈也。——《玉篇》
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6) 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7) 骄纵;傲慢 [arrogant]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以泰于国。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8) 大之极,极大 [maximal;great]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extreme]。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词性变化
tài 
〈名〉
(1) 山名 [Taishan mountain]。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2) 古州名 [Tai prefecture]
(3)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4)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5) 县名 [Tai county]。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6) 古酒樽名 [wine vessel]。如:泰和汤(指酒)
(7) 六十四卦之一 [name of a trigram in paguah]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8) 泰国的简称 [Thailand]
(9) 姓

汉语字典

[①][tài]
[《廣韻》他蓋切,去泰,透。]
“冭1”的今字。“夳1”的今字。
(1)通达;通畅。
(2)安舒;安宁。
(3)好,美好。
(4)宽裕。
(5)骄纵。
(6)奢侈。
(7)大。
(8)太;过甚。
(9)极。参见“泰古”。
(10)卦名。《周易》六十四卦之一,乾下坤上。为上下交通之象。
(11)古代酒器名。
(12)山名。参见“泰山”。
(13)州名。辽置。治所在乐康(今吉林省洮安县东)。金大定二十五年废。承安二年复置,移治长春(今吉林省乾安县北),辖境扩至今洮儿河下游地区,为当时边防重地。金末废。参阅《金史·地理志上》。
(14)州名。五代南唐置。治所在海宁县(今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泰州市、泰县、如皋、泰兴、兴化等县地。元改泰州路总管府,后复原名。明清沿置。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五·泰州》。

音韵参考

[广 韵]:他蓋切,去14泰,tài,蟹開一去泰透
[平水韵]:去声九泰
[国 语]:tài
[粤 语]:taai3
[闽南语]:tha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泰; 康熙笔画:9; 页码:页618第15
〔古文〕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康熙字典第618页图片

  • 柳公权的泰字楷书

    柳公权

  • 柳公权的泰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泰字楷书

    虞世南

  • 沈尹默的泰字楷书

    沈尹默

  • 赵之谦的泰字楷书

    赵之谦

  • 魏碑的泰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泰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褚遂良的泰字楷书

    褚遂良

  • 柳公权的泰字楷书

    柳公权

  • 欧阳询的泰字楷书

    欧阳询

  • 欧阳询的泰字楷书

    欧阳询

  • 颜真卿的泰字楷书

    颜真卿

  • 颜真卿的泰字楷书

    颜真卿

  • 虞世南的泰字楷书

    虞世南

  • 虞世南的泰字楷书

    虞世南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泰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张猛龙碑的泰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智永的泰字楷书

    智永

  • 欧阳询的泰字楷书

    欧阳询

  • 欧阳询的泰字楷书

    欧阳询

  • 褚遂良的泰字楷书

    褚遂良

  • 褚遂良的泰字楷书

    褚遂良

  • 颜家庙碑的泰字楷书

    颜家庙碑

  • 王壮为的泰字行书

    王壮为

  • 张即之的泰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泰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泰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邓文原的泰字行书

    邓文原

  • 董其昌的泰字行书

    董其昌

  • 董其昌的泰字行书

    董其昌

  • 高邕的泰字行书

    高邕

  • 敬世江的泰字行书

    敬世江

  • 空海的泰字行书

    空海

  • 陆游的泰字行书

    陆游

  • 米芾的泰字行书

    米芾

  • 王铎的泰字行书

    王铎

  • 王羲之的泰字行书

    王羲之

  • 吴说的泰字行书

    吴说

  • 赵孟頫的泰字行书

    赵孟頫

  • 郑板桥的泰字行书

    郑板桥

  • 王铎的泰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泰字草书

    毛爷爷

  • 陈淳的泰字草书

    陈淳

  • 皇象的泰字草书

    皇象

  • 敬世江的泰字草书

    敬世江

  • 王羲之的泰字草书

    王羲之

  • 王宠的泰字草书

    王宠

  • 王羲之的泰字草书

    王羲之

  • 徐伯清的泰字草书

    徐伯清

  • 赵佶的泰字草书

    赵佶

  • 赵佶的泰字草书

    赵佶

  • 傅山的泰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泰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马王堆帛书的泰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马王堆帛书的泰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莫友芝的泰字隶书

    莫友芝

  • 王基碑的泰字隶书

    王基碑

  • 吴昌硕的泰字隶书

    吴昌硕

  • 隶书-金农的泰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泰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泰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金农的泰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金农的泰字隶书

    隶书-金农

  • 方去疾的泰字篆书

    方去疾

  • 汉.石阀的泰字篆书

    汉.石阀

  • 汉印的泰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泰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泰字篆书

    汉印

  • 皇象的泰字篆书

    皇象

  • 会稽碑的泰字篆书

    会稽碑

  • 会稽刻石的泰字篆书

    会稽刻石

  • 瓦当文的泰字篆书

    瓦当文

  • 吴大澂的泰字篆书

    吴大澂

  • 吴大澄的泰字篆书

    吴大澄

  • 伊立勋的泰字篆书

    伊立勋

  • 赵之谦的泰字篆书

    赵之谦

  • 会稽刻石的泰字篆书

    会稽刻石

  • 吴大澄的泰字篆书

    吴大澄

  • 赵之谦的泰字篆书

    赵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