燖的意思

燖的汉字图片

燖的基本信息

《燖》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xún   ㄒㄩㄣˊ
◎ 用火烧熟。
◎ 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祭礼有腥、燖、熟三献。”
◎ 方言,用开水烫后去毛:扬汤燖毛。鸭毛不燖不净。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xún 
〈动〉
(1) 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 [hot-water depilate]
扬汤燖毛,毛须弥聚。——晁补之《猪齿臼化佛赞》
(2) 又如:燖毛;燖鸡
(3)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汤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 [boil meat]
祭礼有腥、燖、熟三献。——宋· 沈括《梦溪笔谈》

汉语字典

[①][xún][qián]
[《廣韻》徐鹽切,平鹽,邪。]
[《集韻》徐心切,平侵,邪。]
(1)将肉放在热汤中使之半熟。亦泛指煮肉。
(2)燖毛。
(3)同“燂”。烤。

音韵参考

[广 韵]:徐鹽切,下平24鹽,xián,咸開三平鹽A邪
[平水韵]:下平十二侵·下平十四盐
[粤 语]:cam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燖;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683第17
【集韻】【韻會】【正韻】

康熙字典第683页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