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的意思

箋的基本信息

《箋》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jiān   ㄐㄧㄢˉ
◎ 见“笺”。

汉语字典

[①][jiān]
[《廣韻》則前切,平先,精。]
亦作“椾1”。“笺1”的繁体字。
(1)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毛诗》篇首“鄭氏箋”孔颖达疏:“鄭於諸經皆謂之'注'。此言'箋'者,吕忱《字林》云:'箋者,表也,識也。'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記識其事。故特稱爲箋。”后因以称注释古书,以显明作者之意为笺。
(2)同“牋”。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笺多用以上皇后、太子、诸王。
(3)同“牋”。精美的小幅纸张,供题诗、写信等用。
(4)同“牋”。指信札。
(5)见“箋箋”。

音韵参考

[广 韵]:則前切,下平1先,jiān,山開四平先精
[平水韵]:下平一先
[粤 语]:zin1
[闽南语]:chia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箋;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887第04
【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

康熙字典第887页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