缯的意思

《缯》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缯的汉字图片

缯的基本信息

缯的笔画顺序

缯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缯》字同部首汉字

基本解释


(繒)
zēng  ㄗㄥˉ
◎ 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缯纩(丝织品和丝绵的合称)。缯彩。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繒 zēng 
〈名〉
(1) (形声。从糸( mì),曾声。本义: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
(2) 同本义 [silk fabrics]
缯,帛也。——《说文》
杂帛曰缯。——《三苍》
瘗缯。——《礼记·礼运》
赤绨缘缯。——《汉书·匈奴传》。注:“缯者帛之总名。”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传》
灌婴, 睢阳贩缯者也。——《汉书·灌婴传》
(3) 又如:缯服(丝织的衣服);缯絮(丝絮。也指丝絮作成的棉衣);缯纩(丝布与丝棉絮的合称);缯帛(丝绸之统称);缯布(缯帛布疋)
(4) 通“矰”。古代射鸟用的箭 [arrow for shooting birds]
治其缯缴。——《战国策·楚策四》
好弋者先具缴与缯。——《淮南子·说山》
缯缴充蹊。——《三国志·袁绍传注》
(5) 又如:缯缴(即矰缴。猎取飞鸟的射具。缴为系在短箭上的丝绳;比喻陷害他人的手段)
(6) 古国名 [Zeng state]。姒姓,相传为夏禹后裔
(7) 姓
(8) 另见 zèng 
基本词义

繒 zèng 
〈动〉
(1) 绑;扎 [tie;bind;fasten]
缯丝为弦。——《新增格古要论·制琴法》
(2) 另见 zēng 

汉语字典

[①][zēng]
[《廣韻》疾陵切,平蒸,從。]
“缯1”的繁体字。
(1)古代丝织品的总称。
(2)帛之厚者。
(3)见“繒綾”。
(4)同“罾”。鱼网。
(5)通“矰”。参见“繒繳”。
(6)古国名。姒姓,相传为夏禹后裔。春秋时为莒国所灭。汉置缯县,晋以后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见《穀梁传·僖公十四年》、《国语·周语中》及《史记·吴太伯世家》。
(7)姓。汉有缯贺。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②][zèng]
“缯2”的繁体字。
方言。绑,扎。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下平十蒸
[粤 语]:za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繒;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944第25
【廣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慈陵切,

康熙字典第944页图片

  • 魏碑的缯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缯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柳公权的缯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缯字楷书

    虞世南

  • 赵之谦的缯字楷书

    赵之谦

  • 沈尹默的缯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缯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智永的缯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缯字楷书

    张猛龙碑

  • 王铎的缯字行书

    王铎

  • 张即之的缯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缯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缯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李邕的缯字行书

    李邕

  • 苏轼的缯字行书

    苏轼

  • 苏轼的缯字行书

    苏轼

  • 王壮为的缯字行书

    王壮为

  • 王壮为的缯字行书

    王壮为

  • 郑板桥的缯字行书

    郑板桥

  • 毛爷爷的缯字草书

    毛爷爷

  • 邓文原的缯字草书

    邓文原

  • 宋克的缯字草书

    宋克

  • 赵子昂的缯字草书

    赵子昂

  • 傅山的缯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缯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曹全碑的缯字隶书

    曹全碑

  • 马王堆帛书的缯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隶书-金农的缯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缯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缯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古文的缯字篆书

    古文

  • 汉印的缯字篆书

    汉印

  • 汉印的缯字篆书

    汉印

  • 庙石阀的缯字篆书

    庙石阀

  • 汪仁寿的缯字篆书

    汪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