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羹
gēng ㄍㄥˉ
◎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 羹
a thick soup
详细字义
◎ 羹 gēng
〈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tick soup]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vegetable soup]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soup]
[①][gēng]
[《廣韻》古行切,平庚,見。]
亦作“羮1”。亦作“1”。
(1)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
(2)今多指煮成或蒸成的浓汁或糊状食品。
(3)煮羹。
[②][láng]
[《集韻》盧當切,平唐,來。]
亦作“羮2”。
不羹,春秋楚地。有二:东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北,西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南。
[上古音]:阳部見母,keang
[广 韵]:古行切,下平12庚,gēng,梗開二平庚見
[平水韵]:下平八庚
[粤 语]:gang1
[闽南语]:keN1,kiN1